只要有需要,打个电话、隔墙喊一嗓子,他们马上就到
志愿者用行动为居民送上“定心丸”
陈常虹
许贵红
陈韦
每月信息认证他们会来、下雨天出门不便他们会来、家里需要人帮把手他们会来……在本市的各个社区,都有一些社区志愿者,他们和一些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在一点一滴间,形成了帮扶和依赖的关系,也让他们成了这些居民的“定心丸”。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红玉 王芳 通讯员 宋瑞雪 张慧烁文/图
“把她的电话写在本皮上,我一眼就能看到”
1980年出生的陈常虹是信都区爱民社区金宫片区的负责人,小区里的居民见到她都迎面打声招呼。陈常虹原是金牛片区的社区工作人员,2021年3月份才来到金宫片区。当时正赶上疫情防控需要,她挨家挨户入户走访,很快就对辖区内居民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她成了几位独居老人的帮扶者、被依赖者。
“是我,常虹。”3月19日,在金宫花园小区,记者跟着陈常虹走访了93岁的孟庆贺家,保姆开了门,老爷子起身笑着说:“你又来啦?这两天冷,我没下楼。”“天好了,推着你的小车儿出去晒晒太阳。”
孟庆贺的孩子都没在身边,平时由住家保姆负责照料。赶上保姆有事儿,孟庆贺就给常虹打电话。在客厅的玻璃茶几上放着一个本子,是老人常用的记事本,一眼就能看到本皮上的信息。“这是常虹的电话,我记在本皮上,一眼就能看到。”孟庆贺说,平时即便不打电话,常虹每月都会和她的同事王利一起上门,帮其完成领取高龄补贴的信息认证。
“行动方便的可以到社区居委会认证,岁数比较大或者行动不便的,我和王利上门服务。”常虹表示这是她份内的工作,即便不是工作,能帮老人一把也得帮一把。
在金宫片区,除了孟庆贺,还有80多岁的独居老人刘贵珍、居住在平房区的田冬贤……他们都是陈常虹经常关注的对象。夏天下雨、冬天下雪、和邻居产生了小摩擦……老人们有事儿就会给她打电话,陈常虹也习惯了随叫随到。每到节假日,社区开展公益行动,陈常虹定会惦记着这些老人。汤圆、饺子、粽子……送去的不仅是节日的问候,更是陈常虹对老人的一份心。
“我隔两天不出门,她准会上门来看看”
在襄都区南羊街道社区,53岁的许贵红负责片区内困难家庭的服务工作已有六七年,经年累月的走访、服务,使得许贵红不仅把帮助困难家庭当成一份工作,更视其为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些服务对象已经如她的家人一般。
40多岁的一级残疾人张青常年卧床,其父母已是古稀之年,照顾起来有些费力。恰好,社区居委会和他们所住的楼仅一墙之隔,一声“贵红,过来给俺帮点忙。”许贵红就能过来帮把手。
“张叔,我是贵红!”这样的敲门声一响起,张父就笑呵呵地开门。“贵红又来看咱啦!”在他们眼里,许贵红是社区工作者,也是如自己孩子一般的存在。“有事喊一声贵红,她就来啦。残疾人认证的事情咱整不明白,都是贵红帮我们跑前跑后。时不时地还来家里帮忙打扫卫生……”张母说着,眼里不时闪过泪花。“我今天修了修牙,回来又泡泡脚,就感觉脚底下没劲儿……”张母自然地和贵红唠起身边的琐事。
“之前俺在社区北边住,有事了给贵红打电话。后来那边拆迁,俺搬到社区旁边,有事儿更方便了。”张母说,隔着墙喊一声“贵红”,她就来了。即便她不在社区,社区里其他人也会来帮把手。天气好的时候,他们老两口常在街口晒太阳,如果他们连着几天不出现,贵红准会上门去看看究竟。
“习惯了,几天不见他们,就担心他们有事儿。”贵红说,“上次就是敲他家门才知道张父生病去医院了。”
“她住的离俺家不近,她退休了,俺可舍不得。”张母说,贵红就像她的“定心丸”。“没事儿,退休了你找我,我也给你跑腿。”贵红笑着说,多年的工作已经让她以社区为家,她服务的对象就像家人一样,能为他们做点啥肯定会尽力去做。
“看到家里的情况,就想着怎么能帮他们一些”
襄都区新西街社区的陈韦,2017年开始在社区负责高龄老人认证、困难家庭信息管理等工作。“每个社区都会有一些残疾人家庭、困难家庭,每次走访这些家庭,我就会琢磨着怎么帮他们一些。”陈韦说,尤其是那些高龄困难家庭,总让她“放不下心”。
辖区里83岁的孟大娘是一户低保家庭,老人身体硬朗,但没有电话,每月进行信息认证要么通过邻居带话,要么就是陈韦上门服务。就在去年的一次上门认证服务工作中,陈韦见到了老人的一个儿子。细聊之下才知道,老人的这个儿子生病了,孟大娘靠着省吃俭用、卖废品养活两个人,并且还要攒钱为儿子买药看病。
“当时我就想能否为他们申请一些政策帮扶。”陈韦说,之前她见过老人,但老人没有说起过儿子生病的事情,独自一人坚持捡废品攒钱治病,还经常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
3月18日,记者跟着陈韦一起走访入户,见到了孟大娘。“非常感谢咱社区的人,过年给我送米面油,平时还经常来看我。”孟大娘说。
“了解了她的情况后,感觉老人太不容易了,就想着怎么能帮到她。”陈韦说,她和同事一起商量着为老人做点什么,逢年过节有福利了就想着为老人送去一份。每次看到帮扶政策有变化,她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孟大娘。“希望能让他们多享受一些长期的政策帮扶,缓解生活上的拮据。”陈韦说,她和同事还准备将身边的废品送给老人,为老人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做这一块工作的,可能帮不了他们太多,但看到他们的情况,就想为他们做点事情。”陈韦说,这是她的职责所在,也是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