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印发实施
8方面着手,推动“邢台制造”更具竞争力
本报讯 2023年,夯实质量强市建设基础;到2025年,质量强市建设稳步提升;到2027年,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日前,《邢台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印发实施。我市将从8方面着手,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推动品牌建设,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让“邢台制造”更具竞争力、“邢台标准”更具话语权、“邢台品牌”更具影响力。
强化标准化建设引领作用
加快传统产业标准提升,构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工业标准体系。鼓励我市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对主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各类企业或团体,分别按照每个项目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资助。
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高新技术、农业农村、新型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化建设,重点将我市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纳入标准化建设培育对象,积极争创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
强化质量动能提升引擎作用
聚焦钢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推动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每年新增工业企业研发机构80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到202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件,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达到5.8亿元。
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重点围绕清河羊绒制品、隆尧食品、临西轴承、平乡(广宗)自行车童车、南和宠物食品等特色产业,开展重点区域质量提升行动,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等领域,全力打造一批质量竞争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服务质量提升
加强快递包装绿色化标准化建设,改善“最后一公里”投递服务质量。支持邢台大峡谷景区、扁鹊庙景区、崆山白云洞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强市场监管,不断提升户外旅游等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和旅游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标准体系,增强幼儿入园、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性。大力加强医疗体系建设,持续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针对性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争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
另外,还将推动产品质量提升,推动工程质量提升,推动企业质量和品牌提升,推动质量基础建设提升,全面提升质量治理效能。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侯东杰通讯员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