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态底色 共建美丽邢台

2023-03-16 08:48:56 星期四  来源:邢台日报

全市上下躬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厚植生态底色 共建美丽邢台

本报记者 王露橦

3月10日,明媚春光中,旭阳集团邢台园区焦炉烟气7500吨/年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建成投用。“引风机电机启动!”随着设备作业的轰鸣声响起,项目碳捕集班班长沈志华和工友们开始了新的忙碌。

“二氧化碳经回收和深度提纯后,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变废为宝。”在沈志华看来,这个春天,自己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直接参与者,倍感自豪。

不只是沈志华,这个春天,邢襄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躬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实际行动描绘出美丽邢台的生态底色。

守卫蓝天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就优化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能源结构作出专门部署,吹响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强市的奋进号角。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一来,推动园区产业链延伸、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来,有利于降低企业碳排放税支出,促进‘碳汇交易’,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冯世昌说,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指导,并请来专家团队现场帮扶,一次次问题的发现和整改,为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前不久,旭阳经济开发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成为全省3个入选项目之一。“我们正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试点支撑工作,探索建立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转型升级项目、园区voc精准管控平台、资源能源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网,全力保障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市生态环境局科技科科长谢丽霞说。

过去一年里,我市完成447个深度减排项目,科学推动4730家涉VOCs工业企业治理;新增56家清洁生产企业,绿色工厂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内丘建滔碳捕集利用项目建成投用……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绿色发展扎实推进。

今年,我市明确把新型能源强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邢台实践之一,在抓治污、促修复的同时,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打造“发、输、储、用”全产业链条,构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种下绿树 筑牢生态安全绿色屏障

白马河畔,春意渐浓。

3月10日,伴随着徐徐微风,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义务植树,在信都区会宁镇武支江村白马河北岸的500亩沙荒地上,种下国槐、刺槐等7000余株。不久后,这片河岸滩涂地,将再现“绿树成荫、槐花飘香”的生态景观。

站在白马河畔向西眺望,太行山东麓满目新绿。不远处的信都区北小庄乡北于家沟村山场,漫山遍野的鱼鳞坑交错排列,每个树坑里都挺立着一株新栽植的侧柏树苗。

“咱这浅山丘陵区荒山石头多、土壤少,没法用铁锨,我们只能用铁镐、钢撬在石缝中合适位置‘掏’出树坑。”造林队伍负责人郝文朕说,去年冬天,他们就打好了树坑,为抢抓今春植树造林“黄金期”做足准备。截至目前,该区已在浅山丘陵区绿化断带采用“郝氏造林法”植树近3000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为25万余亩荒山披上绿装。

得益于西部山区生态屏障、城区森林体系、乡镇村绿色家园、平原农田林网等生态增绿工程的大力实施,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665万亩,森林覆盖率35.5%,林木蓄积量930万立方米,邢台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今年,我市以浅山丘陵区绿化、村庄绿化、河渠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森林质量提升等为重点,安排营造林任务面积50.35万亩,同步开展七里河225亩空白地绿化等一系列中心城区增绿行动,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呵护碧水 打造宜居宜业幸福河湖

“自从前年泉水复涌,我们村狗头泉的主泉眼就一直在喷涌。你看这泉水,多清亮。”3月14日,市开发区东汪镇武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宋树瑞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今年春天,位于市开发区的百泉、狗头泉等多个泉眼稳定复涌,日益改善的湿地生态环境,吸引着十多种野生水鸟安家或逗留。

近年来,我市坚持“节、引、调、补、蓄、管”全面发力,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现连续3年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表水使用量增多、地下水位持续回升。

据河北省超采区地下水位监测情况最新通报,2022年12月,我市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较上年同期升高2.11米,升幅在全省各设区市和雄安新区排名中,连续14个月位列第一。全市浅层、深层地下水位实现连续19个月回升,继2021年之后,第二年延续“双回升”态势。

今年,我市明确,继续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生态补水工程,保持“百泉复涌”“河河有水”靓丽景观,打造“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的幸福河湖。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结队的野生白天鹅时而展翅飞翔,时而翩翩起舞,时而追逐嬉戏,时而悠闲觅食——今年春天,上百只天鹅飞抵鹊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落脚休憩。

“随着我们对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逐年增加,截至目前,鹊山湖湿地面积已由公园建设之初的158.61公顷恢复到209.2公顷,先后4次成为野生白天鹅迁徙路线上的‘生态驿站’。”内丘县湿地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刘丽斌介绍,他们监测发现,仅“三有”鸟类就有成百上千只在鹊山湖湿地安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在鸟类迁徙的现实中得到有力印证。

记者手记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如今,邢襄大地上,以“绿色”为“引擎”,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胜势的春潮涌起。

随着一个个项目绿色转型、一座座荒山披上绿装、一片片水域鸟翔鱼跃,新征程上,全市上下持续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果、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决心弥坚,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的步子更稳。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