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前全部纳入中医药医保政策试点范围

2023-02-20 10:08:42 星期一  来源:牛城晚报

8家二级甲等公立中医院

6月底前全部纳入中医药医保政策试点范围

本报讯2月16日全市医保工作会议上部署,今年我市将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努力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水平,着力破解医疗保障领域难题,更好实现让群众“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

●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国家示范点建设

落实国家DIP系统模块应用,完善DIP信息系统功能,满足DIP结算需求。加大对县级经办机构业务培训,确保信息系统全面推广应用。

指导医疗机构建立与DIP改革相适应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改变以往以资金收入作为绩效考核和奖金分配的考核方式,将DIP结算情况与临床科室绩效挂钩,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

逐步完善基金智能监控规则,加强DIP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和监控力度,实现DIP全流程智能监控,杜绝高套分值、降低住院标准、重复住院等情况发生。

●深入实施“中医药医保惠民工程”

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医药医保惠民工程”,483个中西医结合病种实现与西医同病同效同价,6项群众使用广泛、功能疗效明显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纳入门诊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标准和年度限额。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该工程。

扩大试点范围,在内丘县中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七医院(中医部)、清河县中医院试点基础上,今年6月底前要将剩余的8家二级甲等公立中医院全部纳入中医药医保政策试点范围。在此基础上,下半年逐步扩大到所有二级公立中医院。

8家公立中医院分别是:信都区中医院、任泽区中医院、沙河市中医院、临城县中医院、威县中医院、新河县中医院、南宫市中医院、广宗县中医院。

同时,调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对县级公立医疗机构部分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提高中医项目收费标准。落实河北省药品目录,按要求将目录范围内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诊疗项目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确保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

继续组织好已落地国家和省组织的11批337个品种药品和14批41类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做好2023年落地的省际联盟第二批16组中成药、省组织的51个药品,以及国家组织14类脊柱耗材、26个肝功类检测试剂、口腔种植体、角膜塑形镜等6批次耗材集采工作。

定期通报集采产品采购进度和药品耗材异常采购情况,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中选产品和价格较低产品,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行为。

开展定点医疗机构集采药品耗材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各级医疗机构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

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治理,制定单颗常规种植牙全流程调控目标,规范口腔种植收费,减轻患者负担。

●加配读卡器方便老年人就医购药

针对农村老年人居多且不会用智能手机的情况,除医保电子凭证支付外,鼓励县(市、区)在村卫生室加配社保卡读卡器,方便老年人就医购药。

另外,还将做好全民参保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持续规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实现市内自由转移;积极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持续优化医保信息平台便民服务应用;全面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实现参保缴费、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手工报销等经办业务自助办,职工医保关系接续“免申转”,生育待遇自动申报,医疗费手工零星报销网上办理及职工门诊慢特病、居民两病认定结果全省互认等。(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侯东杰通讯员 李振胜)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