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传递文明温暖直抵民心

2023-01-11 11:10:19 星期三  来源:邢台日报

清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着力打造“爱心小院”,让文明实践融入基层融入群众——

爱心传递文明温暖直抵民心

本报记者孙建伟 通讯员 王军

志愿者为老人义务理发。

“村里的‘老哥儿’聚到一块儿,拉拉家常、聊聊天,还能看节目、听课,吃上热乎饭,真是好。”日前,清河县谢炉镇王双庙村的闫大爷说起村里的“爱心小院”,连连夸赞。

王双庙村的“爱心小院”是清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的小院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是依托村级文明实践站,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成立志愿基金,按照统一标准建起来的,旨在吸引更多百姓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该县“爱心小院”成功经验曾入选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服务更精细——“爱心小院”托起民生大幸福

日前,伴随着清脆悦耳的竹板声,清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在连庄镇西张宽村“爱心小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小快板宣讲‘声’入人心”主题宣讲活动。阵阵欢快的快板声、通俗易懂的快板词,让村民群众听得意犹未尽。

“这样的宣讲活动在‘爱心小院’里经常举行,同时我们还会组织健康义诊、爱心义剪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在这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满足群众不同的需求。”清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充分发挥村级文明实践站的作用,他们按着“八个一”标准着力打造“爱心小院”文明实践阵地,即:一个文明实践基金,一系列村级志愿服务队,一个志愿服务检委会,一间爱心餐厅,一个小院讲堂,一个百姓说事室,一个义务理发屋,一家爱心积分超市。

针对留守、孤寡老人生活孤独的情况,“爱心小院”设立爱心餐厅,每周六开放,组织75岁以上老人集体用餐,在吃饭、聊天、拉家常中了解他们生活难事,化解内心孤独,给予精神陪伴;开设义务理发屋,每月组织理发志愿者为这些老人免费理发;设立“小院讲堂”,每周组织县里讲师、老党员、村干部及致富典型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健康、讲典型、讲技能“七讲”志愿服务,并依托当地羊绒产业发达优势,进行羊绒手工缝合、网络销售等技能培训。

服务更贴心——多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身边

“我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都不方便,‘爱心小院’为我们提供志愿服务,谁家有事了给志愿者们说一声,他们就会给我们提供帮助,太感谢他们了!”中食店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有志愿者的帮助,他们在村里的“爱心小院”生活很充实、很愉快。

村民韦长宝经营着一家美发店,同时也是一名志愿者。每个月他都会抽时间,来到村里的“爱心小院”为老人提供免费的理发服务。韦长宝说:“能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最高兴的事了。”

不久前,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的“为老人庆祝生日”志愿活动走进村里的“爱心小院”。志愿者们准备了孝心餐,并请医务工作志愿者为老人们检测血压、血糖等,让老人们感受到更贴心的服务。

做好志愿服务需要强有力的志愿者队伍。为了保障“爱心小院”高效运转,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实际,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组建不同的志愿服务队伍,围绕群众实际需求,提供常态化、多样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组建俏厨娘志愿服务队,由村里20余名家庭妇女组成,每周2人轮流在“爱心餐厅”做饭;组建美洁嫂服务队,帮助老人清理宅院,打扫卫生;组建红白事帮办志愿队,谁家有红白事,志愿者第一时间到场帮忙,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服务更持久——

建立嘉许奖励机制

“这是您的兑换物品,一袋洗衣粉和一条毛巾,请在这个登记表上填写一下信息……”在邱家那社区“爱心小院”的积分超市里,志愿者正在用自己的志愿积分兑换相应的生活物品。

为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爱心小院”设立了积分超市,建立了嘉许奖励机制。志愿者以时长换取积分,用积分可兑换米、面、油等相应奖励。同时村里设立了专门检委会,成员由村里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记录村民参与志愿活动情况,监督积分兑换,并参与全村各优秀模范表彰活动的评选。

“爱心小院”以爱心餐厅、小院讲堂等为载体,围绕百姓需求,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文明新风渐渐深入人心,“文明之花”开遍大街小巷。

“‘爱心小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正在全县进行推广。”清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河县在村级文明实践站建设中,不仅着力推广“爱心小院”,还着力打造“幸福小院”“孝道小院”“文化小院”等系列主题“小院”,开展各类惠民便民志愿服务,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的“小院”文化,彰显了志愿者的奉献与爱心,弘扬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院”已经成为百姓的“大舞台”。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