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青春之笔绘时代答卷 以实干之姿答复兴之问

2025-11-05 09:01:09 星期三  来源:邢台新闻传媒中心

执青春之笔绘时代答卷 以实干之姿答复兴之问

张冉

在“十五五”规划蓝图徐徐展开的2025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年轻干部标定了“起而行之”的奋斗坐标。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我们当以“执青春之笔绘时代答卷”的豪情,将全会精神转化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行动自觉,在实干中答好复兴之问。

以“理想信念”为楫,做破浪前行的“定盘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年轻干部的第一重境界,是筑牢信仰之基。全会强调“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以党的创新理论“补钙壮骨”。从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里写下“把个人追求融入党的理想”,到敦煌守护者樊锦诗扎根大漠五十载,历史反复证明:唯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植于心,才能在乱云飞渡中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如今,面对“黑天鹅”“灰犀牛”交织的复杂形势,年轻干部更需主动走进理论课堂、下沉红色热土,真正把“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原则问题上挺直脊梁。

以“实干担当”为帆,做攻坚克难的“冲锋舟”。“道虽迩,不行不至。”年轻干部的第二重境界,是锤炼实干之能。全会提出“以实心实干求实绩实效”,这正是我们突破“本领恐慌”的密钥。现在有些年轻干部,嘴上说得头头是道,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抓瞎”。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80 后干部李忠凯晒黑的面庞映照着脱贫攻坚的勋章;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90 后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时熬红的双眼,诠释着“逢山开路” 的担当。这些鲜活的案例印证着一个真理:本领恐慌的破解之道,从来都在一线的泥土里。当前,面对基层治理的“千条线”,年轻干部既要甘当“热锅上的蚂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出真功夫;也要善做“田里的秀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期许的,“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在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跑好属于我们的一棒。

以“清正廉洁”为锚,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其身正,不令而行。”年轻干部的第三重境界,是恪守纪律之线。全会要求“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是对年轻干部的警醒,更是厚爱。从查处的“90 后”贪腐案例中不难发现,有的干部在“第一次”收礼时失守,在“小意思”中沦陷。这警示我们:廉洁防线必须从“扣好第一粒扣子”开始构筑。浙江“85 后”干部陈行行主动退还企业“感谢费”,江苏“90 后”村官王雨桐在危房改造中严守底线,这些同龄人用行动证明:清正廉洁不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而是干事创业的底气。面对“糖衣炮弹”的围猎,年轻干部更需牢记 “堤溃蚁孔”的古训,当清廉成为最鲜明的青春底色。

回望百年党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青春的力量始终是国家前行的澎湃动能。站在 2025 年的新起点,当我们以理想信念淬炼忠诚之魂,以实干担当书写奋斗之志,以清正廉洁涵养公仆之心,定能在“十五五”规划的宏图上,绘就属于这代人的青春答卷。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