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青春勇担当

2025-10-16 11:36:20 星期四  来源:邢台新闻传媒中心

“国之大者”,关乎国运民生,牵系民族兴衰,是国家发展之宏图,是人民幸福之根基。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步伐,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担当,新时代的中国正以磅礴之势迈向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不仅是这一伟大历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站在时代潮头,我们当以青春之我,回应时代之问,心怀“国之大者”,勇担青年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胸怀大局,以“国之大者”校准青春航向。“国之大者”首先是一种格局与视野。青年之“大”,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胸襟。若只拘泥于个人得失,沉溺于“小确幸”,便难担时代重任。真正的青年,应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当看到边疆青年教师扎根雪域高原,用知识点亮孩子未来;当看到“嫦娥”“天问”团队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彻夜攻关;当看到无数青年志愿者在抗疫一线无畏逆行——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国之大者”的青春注解。青年当以国家需求为方向,以民族复兴为坐标,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时,多问一句“国家需要什么”“我能贡献什么”。唯有如此,青春的航船才能不偏航、不迷向,在时代洪流中坚定前行。

锤炼本领,以“国之大者”夯实青春根基。“国之大者”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能力。没有过硬的本领,再远大的志向也只是空中楼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必须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在关键领域“顶得上、扛得住、干得好”。无论是投身芯片研发的青年工程师,还是致力于种业振兴的农科学子,亦或是守护文化遗产的青年学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国之大者”添砖加瓦。我们当珍惜韶华,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深耕细作。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闯“无人区”,让青春在攻坚克难中淬炼成钢,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坚实力量。

扎根实践,以“国之大者”书写青春答卷。“国之大者”最终要落脚于行动。青年不能做“口号青年”“键盘侠”,而要做“行动派”“实干家”。真正的担当,是在田间地头调研乡村振兴的路径,是在工厂车间探索智能制造的可能,是在社区基层倾听群众的心声。国庆期间,许多青年选择奔赴基层、走进西部、深入边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双手服务人民群众。这正是对“国之大者”最朴实的回应。青春的价值,不在喧嚣的网络,而在沉默的奉献;不在虚拟的点赞,而在真实的改变。我们当主动走出“舒适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升华境界,让青春在实干中熠熠生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心怀“国之大者”,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自觉的追求、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持续的行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当以胸怀天下的格局、过硬扎实的本领、脚踏实地的奋斗,回应时代的召唤。让我们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在实现“国之大者”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壮丽篇章。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最响亮的回答。

作者:张冉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