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48个巡回审判点全部挂牌运行,31个升级改造法庭中19个法庭已完成——
本报讯(记者武健通讯员路遥、石子添)今年初,清河县某橡塑制品公司因一家客户拖欠150万元货款,影响生产经营,向清河法院王官庄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办案法官及时和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在一周时间内就促成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原本以为打这场官司可能得费时又耗力,没想到不出乡镇就可以寻求法官的帮助,这么快就调解了,迅速又高效。”企业负责人说道。
清河县王官庄镇是汽配产业主要聚集地。清河法院王官庄法庭立足服务当地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汽车零部件法庭,为辖区产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自2021年10月成立以来,该法庭已化解辖区买卖合同、加工承揽等汽配行业常见矛盾纠纷140余件,审结与汽车零部件相关的案件70余件。
“近年来,市法院以优化布局调整为抓手,以示范法庭建设为着力点,以特色品牌法庭创建为突破口,以化解纠纷、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为根本,大力推进人民法庭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韩迎亮介绍,在推进人民法庭建设过程中,市法院坚持“综合+专业”并重,除建设综合性中心法庭外,还重点在城区、旅游景点、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专业特色法庭。
此外,我市制定《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加快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新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法庭融入党委领导的“146”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体系,全市法庭对接地方调解组织117个,实现辖区法庭法治优势与基层组织实现资源共享共用,纠纷联动联调。加强各部门沟通联动,形成临城法院“135+N”多元解纷机制、“郑民生调解室”、襄都法院“多元解纷+速裁”、沙河法院“七中心合署办公”等多个品牌,受到基层群众好评。
截至2022年12月,全市148个巡回审判点已全部挂牌运行,31个升级改造法庭中已有19个法庭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实现全市城乡基层司法服务全覆盖。
“人民法庭要做基层群众的‘贴心人’、特色产业的‘护航者’、区域发展的‘服务员’、乡村振兴的‘助力团’。”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倩表示,全市两级法院将发挥好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延伸司法服务、拓展多元解纷体系,通过非诉手段将更多的矛盾纠纷化于源头、止于起始,为依法治市和乡村振兴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