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围绕诚信守约,打造“最放心”信用环境——擦亮城市品牌 释放诚信红利

2023-03-04 10:24:57 星期六  来源:邢台日报

本报记者谢霄凌

诚实守信是营商环境的亮丽底色。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信用立法工作,《邢台市社会信用促进条例》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填补了全省地级市信用立法空白;我市平均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为84.96,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16位,省内第一。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推进信用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将不断夯实诚信之基,保持全国信用示范区,保持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全国前列,全力打造“最放心”信用环境。

强制度

——信用建设蹄疾步稳

“我们要讲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在工作中做到诚信处事、诚信立业,在生活中做到真诚待人、守信践诺……”近日,沙河市城管人员走上街头,向过往市民发放《诚信沙河倡议书》宣传单和《信用知识》宣传手册,倡导市民诚实守信,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工作。

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2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名单,“河北沙河以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城市创新发展”案例入选。该市建立了“五位一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以政务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公共资源交易诚信建设相关制度,完善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制度,不断提升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和干部诚信履职意识。

“我们打造了‘1+1+4+N’制度体系,包含税务、交通、食药品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多个方面,信用信息归集、管理、公开、应用‘四位一体’制度已基本建立。”隆尧县行政审批局社会信用股负责人刁培培介绍说。

在信都区,税务局、市场监管局等19个监管部门分别制定了建立符合行业特征、监管需求的部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使信用监管从重点领域逐渐覆盖全市场,不断提升监管实效性。

今年,我市将继续紧盯信用体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县(市、区)评选为契机,对照评选指标,进一步推进县(市、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聚焦各县(市、区)主要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信用应用场景,叫响“信用邢台”品牌。同时,继续加大信用城市创建成果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擦亮信用高地这一名片打造吸引市场主体的投资洼地。

广应用

——加强信用成果多元转化

在襄都区新西街东口,一块“诚信街区”的标志牌格外醒目,上面印有“襄都区诚信商圈”微信小程序的二维码。市民通过扫描即可查询商家信息,享受购物优惠。新西街一家商户负责人吴先生说,借助襄都区诚信商圈线上平台,与往年同期相比,他们的客流量增加了近两成。

据襄都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依托市信用应用服务云平台,正在构建涵盖商业综合体、特色街道等综合性诚信商圈,引导各商贸主体生成诚信码,进一步扩大商家入驻规模,丰富信用场景,最终形成覆盖全区的诚信地标。

如何让企业享受到“信用红利”?国家税务总局宁晋县税务局联合本地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推广“税贷通”“云税贷”“小微易贷”等金融产品,帮助企业凭借纳税信用便捷贷款,促使企业信用资产“变现”。

平乡县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磊告诉记者,该县探索把信用作为简化办事流程、实现“信用承诺+容缺受理”、推动“并联审批”的重要依据,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信用业务协同方式实现“无证明”,全力助推“无证明城市”建设。

今年,我市将持续聚焦“信易贷”、信用产品应用、信用监管等重点,深化企业信用建设,依法归集、共享和应用涉企信用信息,深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加强评价结果运用,不断提升“信易贷”规模、成效。此外,持续协调金融监管部门将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服务情况纳入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年度监管评价,促进金融机构“能贷、敢贷、愿贷”。同时,推动税务、用电用气、司法判决等跨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指导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技术,充分发挥信用数据的分析评价作用。

快修复

——擦亮营商环境底色

“您好,我们公司有行政处罚信息,无法投标了,请问如何进行信用修复?”日前,清河一家公司负责人焦急地询问信用修复问题。

接到电话之后,清河县信用办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执法部门对接,经核实,该企业符合信用修复条件。工作人员立即与该公司负责人联系,告知所需资料和办理流程。目前,清河县信用办已帮助企业完成线上信用修复。

据了解,清河县成立信用修复“绿色通道”服务保障小组,坚持申请受理、材料审核全流程专人负责,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或经营者,主动告知修复流程,指导其准备修复材料。

“我们建立了‘事先告知+到期提醒’等信用修复模式。”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科长李健告诉记者,该局对即将逾期未年报企业、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的企业,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前,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企业负责人及时履行信用信息公示义务。

任泽区通过开展“政策找人、服务上门”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制定工作计划,强化服务企业理念,明确信用修复流程,通过上门指导,帮助企业重塑信用,为守信企业在行政审批、招标投标、融资贷款等方面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彻底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

此外,我市还通过督促履责、约谈、培训等方式力促失信主体黑名单清零、负能量转化,帮助企业汲取教训、纠正问题、重塑信用,清除因信用不良造成的发展障碍,营造市场主体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良好市场秩序。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