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邢台红色基因——热土篇⑦驾游村:盘活红色资源 助推旅游发展

2021-06-08 23:15:00 星期二  来源:邢台网

“冀西十三县,临城是模范。”1938年5月,临城成为冀西抗战的一面鲜红旗帜。而在这面飘扬的红旗之上,凝结着驾游村为抗战作出的许多牺牲与贡献。

驾游村是冀西创立根据地最早的村之一。冀西专署等多个机构曾在这里驻扎,秦基伟、杨秀峰、鲍夫、杨克冰曾在这里居住工作。当时这个仅百户人家的村子就有约150人参军参战,40多人光荣牺牲在战场上。

军民同心踊跃参军参战

冀西是抗战时期河北平汉铁路(现在的京广铁路)以西、正太路(现在的石太铁路)以南、沙河以北的区域。1938年8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将沧石路以南、漳河以北的冀南地区50余县,划分为6个专区,冀西民训处所辖的13个县被划分为第一行政区,习惯称为冀西专区;以冀西民训处为基础,成立了冀南第一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冀西专署。

四面青山环抱的驾游村地形隐蔽,易守难攻,不仅是冀西创立根据地最早的村之一,也成为冀西专署等多个机构驻扎的地方。冀西报社、冀西指挥部、冀西党校、冀西民训处及一二九师兵工厂、皮革厂和三八五旅、十旅、九连、七连、县独立营等都曾驻扎在这里。

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冀西专署领导人不定期居住在驾游村,组织领导地方政府支援前线部队。秦基伟、杨秀峰、鲍夫、杨克冰等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与当地百姓结下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近朱者赤,驾游村村民踊跃投入到抗战之中,当时这个仅百户人家的村子,就有约150人参军参战,40多人光荣牺牲在战场上。

一二九师兵工厂在驾游村的成立就是当地群众踊跃参与抗战、为抗战贡献力量的一个缩影。据驾游村村民李福才、杨路宝回忆,1938年5月,抗日县政府受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冀西民训处指示,在驾游村白云寺建立八路军修造所。

驾游村热血青年岳清文,毅然辞去武汉市机械修造厂修造工作,从武汉带着机床零部件、手摇钻、虎头钳等,回到驾游报名参加了兵工厂技术工作,成为制造武器弹药的骨干。村共产党员、游击队长贺孟山带领驾游10多名青壮年游击队员,夜间多次赴镇内、古鲁营一带铁路,扒铁轨、拆车厢、枕木,人背马驮运回兵工厂,为制造武器提供材料。

白云寺爱国僧人腾出房屋10多间,作为制造车间和仓库。寺院和尚、俗家弟子和游击队员数百人,全力投入到兵工厂的建设、机器设备搬运和站岗放哨等各项工作。

不久,白云寺兵工厂生产出仿汉阳造步枪、仿捷克造机枪、手枪、手榴弹、迫击炮配件、地雷、石雷和大刀梭镖等,并通过秘密途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在抗击日寇侵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在北池山腰海拔约1080米处,有一处天然石洞,就是当时兵工厂存放武器弹药的地方。

硝烟散去难忘英雄事迹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关于英雄的故事却还在流传。

秦基伟、杨秀峰、鲍夫、杨克冰曾在驾游村居住工作的旧址,受村民长期维护看管,保存较为完好。石砌墙,平檐屋顶,绿树掩映下的座座农家小院并不起眼,唯有墙上的牌匾简要介绍了沉淀在此处的历史往事。当时,鲍夫住在村民杨文秀家,小院北屋既是他起居的卧室,也是他工作的指挥部。曾在驾游村居住的众多冀西专署领导人中,鲍夫在这里居住时间最长,在村民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

鲍夫是安徽芜湖人,“七.七”事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北上抗日,于1938年秋来到冀西,参加了杨秀峰领导的冀西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鲍夫先是负责宣传工作,于1942年10月任临城独立营政委。

当时斗争险恶,敌人炮楼密布,不断对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和“扫荡”,他依靠当地群众,开展政治攻势,进行反“蚕食”斗争,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走遍了临城的山山水水,历尽了艰难困苦,打开了临城的斗争局面。

1944年10月,鲍夫在临城白台峪与炉子沟之间遭敌人包围。腹部中弹,倒地昏迷。敌人认出他是独立营的政委,把尖刀刺进鲍夫的胸口。鲍夫牺牲时,年仅27岁。

鲍夫牺牲后,任太行一分区军分区司令员的秦基伟主持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1月3日的《新华日报》以《一分区司政全体人员痛悼鲍夫同志》为题报道了追悼会的情况,高度肯定了鲍夫为临城抗战做出的突出贡献。

鲍夫牺牲后第二天,驾游村的父老乡亲就将鲍夫遗体抬回村,安葬在村北桃树凹。抬回鲍夫遗体的百姓中,有一人是鲍夫在村中借住的房东杨文秀,当时只有十七八岁。后来,杨文秀在鲍夫的影响下加入一二九师成为一名战士,退伍回村之后一直为鲍夫守墓。

1956年,鲍夫烈士的遗骨迁到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杨文秀就把鲍夫遗物收集起来,建起一座衣冠冢,坚持为鲍夫烈士扫墓。2005年,杨文秀去世,他的儿子杨路宝接着守墓,父子相继,一直坚守了70多年。他们守护的是山坡上的一座烈士墓碑,更是心中一座信仰的丰碑。

红色传承撬动旅游业发展

一处处保存完好的红色旧址,不仅仅承载着村民的纪念,也将成为驾游村打造红色旅游项目的着力点,以带动村庄旅游业发展。

驾游村现有50多处古民居和红色革命遗址,其中临城县政府公布的49处清代建筑保存完好,是风貌完整的太行山区古村落。坚持以“规划先行、保护为本,科学开发,惠民富民”为原则进行开发,驾游村邀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完成了美丽乡村规划,聘请北京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设计完成了乡村旅游开发规划,还同时制定完成了历史文化名村专项保护规划,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古民居古遗址,严格禁止新上污染工业项目,保护水体和森林,有计划加强村内建筑外观整治,实现和谐统一的建筑风貌。

重视科学规划的同时,驾游村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古村落保护和基础设施整改提升。目前已投资305.3万元,完成了核心保护区历史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三个方面13项工程。

下一步,驾游村还将在道路改造、河道整治、公共设施、服务规划等多方面进行提升,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体验。

记者手记

驾游村的街巷中,遍布石砌的小院。小院前面绿树掩映,看着一处类似一处。我们寻访的一处处红色旧址就在这些平常小院之中,仿佛大海里的水滴一样,远远看去,难分彼此。

是什么让这一处处看似普通的红色旧址成为人们追忆往事的钥匙?是它们承载的往事,是它们身上沉淀的时间,是那些曾经的居住者赋予了这些小院以非凡的意义。秦基伟、杨秀峰、鲍夫、杨克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无比坚定的信仰、不怕牺牲的昂扬精神、对群众亲如一家的深厚感情,让他们成为百姓心中永远无法忘记的英雄,也让这一处处红色旧址仿佛英雄的奖章一样独特而醒目。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重温这段历史不仅仅是要熟悉那段经历,更是要从灵魂深处仰望他们信仰的丰碑,从中汲取我们前行的力量。

文图: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艺

海报:田龙彪

手绘:邢台学院 谢宇光

编辑:连春萍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