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獐獏乡黄岔村位于凌霄山北坡的山坳里,是太行山红色根据地之一。因这里隐蔽性强,八路军冀西游击队总队长杨秀峰和他领导的内丘县抗日独立营、保家民团经常驻扎在黄岔村。黄岔村最早建立了交通站,为八路军传递情报、信件,运送抗日急需物资、报纸文件,并圆满完成了抗日干部的护送等任务。
5月末,记者来到黄岔村,感受那段艰苦奋斗的红色历史,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军民同心抵御外敌
1938年初,日本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内丘。同年11月,杨秀峰率领冀西游击队,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在八路军一二九师的直接领导下,组织成立了内丘县抗日独立营,设三个连,280余人,90多条枪。独立营的任务以保卫县委、县政府和配合催粮草及协助办案为主。
黄岔村的内丘县抗日独立营旧址为四面都有屋的小院。由于黄岔村四面环山、地理位置险峻,抗日队伍经常由此出山打击日寇,日寇却不敢贸然进来“扫荡”。
抗日战争期间,内丘县抗日独立营加强敌情侦察,及时掌握敌人动态,广泛进行政治动员,从思想、人员等方面做好反“扫荡”准备。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加紧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掠夺和“扫荡”。根据地的青年纷纷要求成立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独立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于1942年6月将这些积极分子集中到黄岔村进行培训,并决定成立群众自己的武装来保卫自己,保家民团应运而生。在八年抗战中,保家民团越战越勇,队伍从30人发展到600余人,成为内丘县抗战的一支劲旅。
1942年10月,保家民团分成两部分,活动在内丘至柳林公路以南的称作南保家民团,孟范连任团长。
据史料记载,孟范连是任泽区王村人,1938年7月入党,1941年任太行一分区内丘县抗日独立连连长,1942年担任南保家民团团长。他一到职,就在敌人“治安强化”最猖狂的地区除掉了作恶多端的伪警察所长智俊兴和几个敌特情报员,随后端炮楼、袭警所,短时间内打开了敌后抗日斗争的局面。
抗日信息从这里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冀西地区是联结冀南和太行两个根据地的纽带。在敌人对根据地实行分割、包围和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保持根据地相互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太行根据地与其他各个根据地的交通联系,是坚持长期斗争,保证战争胜利的条件。
冀西内丘县境内,当时建有3条秘密交通线,担负着太行与冀南以及山东、冀鲁豫等根据地之间的物资运输、人员护送、文件和书报传递的任务。其中,南线是太行一分区到冀南二分区之间的交通主干线,它的东西起点分别设在尧山南位和内丘黄岔,中间要穿越三道日军封锁线,交通员的责任大、处境险。
黄岔村是在杨秀峰领导下最早建立的交通站,而且是太行一分区的总站。为了尽快传递情报,不少黄岔村村民主动请缨,成为交通员,张荣妮就是其中之一。
自建立交通站到抗战胜利,张荣妮始终坚守交通员“不问、不看、不说”的保密工作原则,为党和八路军护送干部100余人,传送情报文件不计其数,从来没有发生过失误。
1939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冀南银行成立。为提高冀钞印刷质量和产量,与敌展开金融战争,冀南银行急需一台新的电动铜版钞票印刷机。交通站的人员在独立营为主的军事掩护下,通过周密部署后,将印刷机从内丘火车站取出,从日伪军鼻子底下,装上大车运出城后,暂埋藏在大沙河滩。深夜,他们取出掩埋的机器,组成三个车队,向三个方向出发,以一真两假牵制迷惑敌人。
交通员历尽艰险,突破敌人的层层检查、跟踪与围剿,一路向西急驶,直奔太行山脚下的神头村。他们与等候的群众,人抬肩扛到太行山太子岩二道红岭,使冀南银行所需的电动铜版钞票印刷机,安全顺利运送到抗日根据地。
以红色精神促乡村振兴
“来到红色旅游点,不仅为了‘游’,更为了给精神‘补钙’。”“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个农家窑洞里都有许多鲜活的革命故事,这是在书本中学不到的。”近年来,黄岔村红色旅游日益受到追捧。
保护革命遗址与古村落相结合。黄岔村决定走旅游开发的生态发展之路,治山、治沟、修路一起上,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展示最美古村落风采。目前,全村已有二三十人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新开业的汉霖苑·半山寒舍民宿,包含生态餐厅、精品民宿、萌宠乐园、摄影基地、咖啡屋、茶院、团队拓展基地等项目。
“依托于黄岔村的红色旅游资源,汉霖苑串联本地乡俗、乡情、乡风、乡物,可有效提升民宿的体验度和参与度。”汉霖苑负责人李萌今年32岁,是黄岔村人。李萌回家乡创业,支持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是受其父亲李茂林的影响。
李茂林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黄溪谷公司的负责人。从部队退伍后,他自主创业成功后反哺家乡父老,流转村内100多亩土地,种植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的经济作物金花葵。“村民流转土地每亩每年收入1000元,在基地打工一天能赚近100元。”黄岔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国介绍说,现如今,基地已带动村内及周边上百名村民致富增收。
“6月至10月是金花葵的采摘期,届时我们将推出金花葵宴。”李萌说,金花葵又名野芙蓉,富含丰富的黄酮、维生素E、维生素C、亚油酸等微量元素。除了食用鲜花,他们还建设了深加工车间,将新鲜花朵加工成金花葵茶,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唤醒“沉睡资源”发展民宿经济的同时,黄岔村克服种种困难,建成黄岔新村。统一规划建设的黄岔新村,更加靠近獐獏乡主要干道,水泥道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街道上安装了路灯和监控。目前,50多户住在黄岔新村,13户村民住在老村。
如今,黄岔村精致统一的院落、笔直挺拔的白杨树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已然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拍摄采风基地,户外旅游穿越的集结地。
2017年,黄岔村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最美古村镇”;2019年4月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2020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记者手记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
走在黄岔村用石板铺砌的街道上,聆听着军民联合抗击侵略者的故事,不由思潮澎湃、感慨万千。内丘县抗日独立营、南保家民团、交通站在黄岔村留下了战斗足迹,撒下了革命火种,传播了伟大的红色精神。
如今,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黄岔村人的血脉。黄岔人把保护革命遗址和古村寨相结合,治山、治沟、修路一起上,走出一条旅游开发的生态发展之路,显现出崭新的风采。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使命,赓续艰苦奋斗精神,建好红色古村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用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生活好的实践成效告慰英烈。
文图: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林
海报:田龙彪
手绘:邢台学院 谢宇光
编辑:连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