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蝉房乡大台村:
红苹果托起村民好日子
本报讯(记者王帅薇)近日,暖阳洒在沙河市蝉房乡大台村的苹果园里。果树的叶子已经落尽,露出遒劲的枝干,村民们在田间修剪枝条、清理果园,为来年的丰收做准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这些话说到了村民的心坎上。”大台村党支部书记胡四虎说,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脚踏实地把村里的苹果产业做大做强。
大台村地处太行山东麓,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也让这里的苹果格外香甜。层叠的梯田上,400多亩苹果园连绵起伏。据介绍,今年全村苹果总产量突破了300万公斤,创下历史新高。
这份丰收离不开科技的加持。从4月疏花、5月套袋到10月采收,当地农业农村局和乡农技站的技术员每年都会到田间地头指导。如今,大台村出产的苹果品相好,甜度也稳定在16以上,在邢台、邯郸等地的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在大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苹果。近年来,当地政府提供苗木补贴、修建水利设施,还积极帮助果农对接电商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让苹果产业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村北,一座230平方米的恒温库刚刚完成今年的储藏任务。这座由村集体投资建设的保鲜设施能容纳15万公斤苹果,免费供村民使用。“以前苹果集中上市卖不上价,现在有了恒温库实现错峰销售,每斤能多卖5毛到1块钱。”胡四虎说,完善的配套设施让大台苹果的销售半径不断扩大,远销石家庄、北京等地的大型商超。
“全会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胡四虎表示,他们将继续在苹果产业上做文章,引进新品种,建设观光采摘园,让游客春天赏花、秋天摘果,让红红火火的苹果产业更好地托举起村民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