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邢州》——风物篇⑤
路罗十里画廊解锁浅冬文旅新体验

扫码收藏
浅冬的路罗镇,太行山脉褪去往日的苍翠,漫山红叶与苍松翠柏交相辉映,溪流潺潺穿梭于峡谷之间,层林尽染处,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优美画卷。
镶嵌在太行深处的“太行明珠”——路罗十里画廊,正以其鬼斧神工的山水风光、日趋完善的文旅设施和沁人心脾的乡土风情,成为京津冀游客冬季出游的热门目的地。近日,记者怀揣向往之心实地探访,从自驾骑行、景区体验、民宿休憩三个维度,带你解锁这条太行十里画廊的独特魅力。
记者 高阳
自驾骑行:追风逐景,太行路上的流动盛宴
沿着路罗川河蜿蜒延伸的河谷休闲线,是路罗镇为游客量身打造的骑行宝藏线路。
这条全长15公里的绿道如丝带般缠绕在山水之间,路面经过精心铺设,平整宽阔且坡度平缓,无论是老人慢悠悠骑行赏景,还是孩子骑着儿童车肆意穿梭,都能安心享受沿途乐趣。
道路两侧,高大的白杨树与垂柳交错成荫,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与身旁路罗川河的潺潺流水声交织成自然的乐章。
骑行途中,每一处转角都藏着惊喜。
行至中途,便能望见远处群山环抱中的英谈古寨,青瓦石墙的古建筑在绿树掩映下若隐若现,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六百年的沧桑岁月。
骑行者可随时停车步入古寨,在石巷中漫步,触摸墙上的青苔痕迹,感受古朴村落的静谧韵味。
继续前行,鱼林沟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田间地头的农作物长势喜人,村民们在地里辛勤劳作,构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沿途散落的农家乐更是让旅程充满烟火气。
这些农家院大多依河而建,白墙黛瓦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走进院中,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主人家热情地招呼着客人,餐桌上的柴鸡炖蘑菇、手擀面、凉拌山野菜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
“我们的食材都是自家种的、自家养的,保证原汁原味的乡村味道。”农家乐老板笑着介绍。游客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窗外的山水风光,惬意十足。
来自邯郸的张秀芳一家已是第三次来这里骑行,她笑着说:“这条线路太适合家庭出游了,路况好、风景美,还能让孩子亲近自然、了解乡村文化,每次来都有新体验。”
河谷休闲线,不仅串联起山水与古村,更承载着家庭游客的欢乐时光,成为路罗镇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景区体验:自然与人文的双向奔赴
十里画廊沿线,多个特色景区如珍珠般散落,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有历史沉淀的人文底蕴,让游客在山水间感受自然与人文的深度交融。
记者首先来到邢台大峡谷景区。这里峡谷幽深险峻,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瀑布飞泻而下,水花四溅,栈道沿崖而建,行走其间,仿佛闯入“太行小三峡”。
“为了让游客在赏景的同时增长知识,我们新增了‘峡谷探秘’研学路线,邀请地质专家录制讲解音频,游客扫描二维码就能了解峡谷的形成历程和岩石构造。”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景区已接待研学团队200余个,成为邢台市重要的研学实践基地。
沿着画廊继续前行,来到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英谈古寨。
这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村落,石楼、石巷、石磨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墙上的青砖黛瓦爬满了青苔,处处透着古朴的韵味。
“我们依托古寨资源发展‘古村体验游’,让游客住进石屋、吃农家饭、学做非遗手工艺品。”村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已有30多户村民参与民宿和农家乐经营,年人均增收超过2万元。
此外,古寨还推出了“古村寻宝”活动,游客通过线索寻找隐藏在石巷中的非遗展品,沉浸式感受古寨的历史文化。
民宿休憩:山野间的诗与远方
游览一天后,住进山间民宿,卸下旅途的疲惫,感受山野间的慢生活,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
记者走进位于十里画廊中段的“象外高卧”民宿。青瓦石墙的建筑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庭院内种植着各色花草,石桌石凳摆放整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充满了田园气息。
民宿主理人介绍,客房内的家具全部采用实木打造,床上用品都是纯棉材质,还配备了茶具和当地的茶叶,让游客在休憩之余能品味茶香、欣赏美景。
民宿的食材大部分来自当地农户,柴鸡炖蘑菇、手擀面、凉拌山野菜等农家菜深受游客喜爱,“我们每天都会去村里的菜园采摘新鲜蔬菜,保证食材的原汁原味。”
据路罗镇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当地将继续完善文旅基础设施,打造更多特色文旅产品,推进“文旅+农业”“文旅+体育”“文旅+非遗”深度融合,让路罗十里画廊成为京津冀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