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立规范化零工市场19家、基层零工服务站点406个
零工市场保障灵活就业
本报讯(记者周林 通讯员宋蕾放)“在县零工市场找到了一份快递分拣员工作,离家近、时间灵活,正适合我。”11月10日,宁晋县群众张敏告诉记者,零工市场“即时快招”服务模式精准为她匹配了工作岗位,协调面试事宜快,她入职以来工作很顺利。
零工市场激活就业蓄水池。市人社局聚焦零工市场规范发展、优质服务和权益保障工作,精准把握新兴用工形态与灵活就业人员需求,全力推动零工市场向规范化、精准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全市已建立规范化零工市场19家、基层零工服务站点406个,帮助2万余名零工人员实现就业。
为规范零工市场建设运营,我市统一零工市场规范标准,为零工供需双方提供政策咨询、招聘求职、技能培训、权益保障、零工休憩等全链条就业服务。创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多元主体管理方式,全市19家规范化零工市场中,已有14家成功引入社会资本负责日常运营,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在近日公布的2025年河北省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认定名单中,我市信都区、宁晋县、威县、南和区、沙河市5家零工市场入选。
针对零工群体“快节奏”的求职特点,我市创新开发了“线上零工服务平台”,构建起全天候、不打烊的线上服务模式,实现供需双方的“一键匹配”,极大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大力推行“即时快招”服务模式,简化流程,提供信息快速发布、对接洽谈、结果确认、面试到岗等“快捷办”服务。平台建立以来,已注册企业和用人主体2855家,提供各类岗位4190个,登记求职者7212人,累计服务和匹配成功2.2万余人次。
在权益保障方面,市人社局同步发力,通过设立权益保障窗口、公开举报热线、建立风险提醒机制以及创新推出“零工宝”补充工伤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为零工群体构建了坚实的权益防护网,确保零工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规范有序运行。去年8月正式启动以来,“零工宝”保险累计投保91729人次,完成理赔43人次,支付理赔金9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