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2025-11-11 07:54:29 星期二  来源:邢台日报

张莉

截至10月底,我市20项民生工程省定目标全面完成,其中10项超额达标。这份“硬核答卷”的背后,是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发展成果真正温暖百姓心。

民生之“实”,在于精准对接需求。从“四好农村路”串起566.4公里致富坦途,到2706个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覆盖率超93%;从为3.7万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到改造850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设施……每一项工程都锚定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桩桩件件回应着“民声清单”。

民生之“实”,在于狠抓落地见效。“共享阿姨”家政模式获省级试点,是探索服务资源整合的新路径;“两项政策”衔接并轨打造邢台样本,真正让政策红利转化为民生暖流;19家规范化零工市场高效运转,托起了灵活就业人员“稳稳的幸福”……这些经验都是群众能用、好用的“民生工具箱”。正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全覆盖”到“更安全”,细节里的“暖”,让幸福更有质感。

民生之“实”,在于共享发展温度。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楼焕新颜,脊柱侧弯筛查守护孩子健康,法律援助为5031名群众撑腰……这些“实在事”串点成线,织就一张覆盖老幼、覆盖城乡的幸福网。当农村老人用上适老化扶手,当失业者通过零工市场再就业,当村民坐上新修的“四好路”奔富路,发展的成果不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市用“实打实干”证明:民生实事的关键在于“落在实处”,共享发展的密码在于“温暖民心”。把每一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就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生动的诠释。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