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国际羊绒高端针织产业园
数字化共享工厂带动产业高效协同发展
本报记者 郭文静 通讯员 魏宝爱 王岩
共享工厂一线成型电脑横机高速运转生产针织衫。资料图片
随着天气转冷,清河羊绒制品进入电商销售旺季。10月16日,在清河国际羊绒高端针织产业园2号、3号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内,成行排列的一线成型电脑横机正在高速运转,生产不同款式的针织衫。
该产业园位于清河经济开发区,于去年投用,采用数字化共享工厂生产模式,由河北新华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与宁波慈星公司联合打造,目前已入驻5家企业,一线成型电脑横机达1305台,年产能1200万件。羊绒产业链条中制品生产环节涉及的厂房、设备、研发、设计等需求,在产业园都可享受到共享服务,使全县羊绒制品加工企业生产效率总体提高46%,成本节约15%,产业园被认定为我市首批“共享式园中园”。
“产业园优化资源配置,化解了之前清河羊绒制品行业‘小而散’的问题,解决了旺季产能跟不上电商订单、淡季设备周期性闲置、快速响应市场能力弱等痛点,使清河羊绒制品加工企业得以适应电商销售快速变化的需求。”新华公司总经理宋丽丽说。
设备共享快速响应 充分释放产能提升效能
“以前,自家加工车间只有100台电脑横机,小活儿刚刚能干好。赶上旺季,还要四处协调其他厂家设备来消化订单。费时费力不说,有时排单靠后还会导致交货延误。”清河县伟祺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志刚说。去年,该公司在产业园购置新上300台一线成型电脑横机,不仅在旺季满足自家使用,还在淡季供其他羊绒制品加工企业共享使用加工外贸订单,旺季电商供货量由之前的30余万件上升至近百万件。
产业园将所有电脑横机接入数字化工业柔性平台,织就起园区“数字神经系统”。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出库,整个生产流程都可在可视化看板上动态呈现,工作人员随时掌握订单进度、设备占用等情况,便于实现精细化管控。
“工业柔性平台更是让快速响应成为可能,有急单也能妥妥接住!”唐志刚说,接到急单后,平台自动推荐匹配有富余加工能力的设备,保障生产有序进行。去年冬天,自家直播间一款上衣突然爆单,得益于平台匹配的企业,第一时间赶制出几千件成衣如期交货。如今,产业园共享工厂得以快速组织有效产能,使平均一件衣服生产时间由原来的1天缩短为四五十分钟,电商供货周期由2个月以上缩短至7天以内,完全满足电商供货“小单快返”的需求。此外,共享工厂标准化生产使得同批次羊绒制品在纱织密度、支数针数、色牢度等指标保持一致性,羊绒制品质量和品质稳定性更强。
目前,产业园共有一线成型针织设备1305台,从去年6月至今,产业园内针织产品总产量约1200万件,设备24小时开机率占八成以上,共享设备使羊绒制品加工企业再大的订单也能接得住。与传统模式相比,共享工厂生产效率总体提高46%,成本节约15%。
源于共享工厂释放的充足产能以及带来的降本增效成效,很多大额订单开始从江浙等纺织重镇回流。考虑到在扩大产能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唐志刚筹划再上一线成型电脑横机300余台,进一步满足全县羊绒制品加工企业生产需求。
全方位共享服务 助企轻装前行加快发展
入驻企业清河县赛创针织制品有限公司在今年新款冬装测试环节发现,加厚短袖羊绒衫比较受年轻消费者追捧,于是决定紧急追上几款短袖新衣。
生产经理殷士生不用出产业园,上楼就与新华·事坦格羊绒一线成型研究院的设计师一起探讨起几款短袖样衣的设计问题。最快1至2天,设计师就根据要求完善好样衣并打版,设定好上机参数后,一批新款短袖羊绒衫就陆续下线了。
研究院提供针织数字化设计、3D虚拟仿真等研发、设计共享服务,帮助客户完成个性化定制生产。日常,研究院开设线上花型商城、推出季节流行款式,帮客户踩准流行节奏。羊绒制品加工企业随时上线“淘”款式,选中了就能落地生产。在样衣生产过程中,哪怕发现袖子长、领子不合适、挂肩大、花型不理想等问题,研究院立即安排设计师重新做版。
该研究院也由新华公司与宁波慈星公司联合打造,作为智能针织机械供应商,宁波慈星可以为加工企业提供售后共享服务。在产业园,无论是设备“罢工”还是工艺卡壳,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迎刃而解。
驻厂售后人员24小时在岗,像设备零部件损坏、线路出现故障等问题,售后人员直接上手处理。成衣生产过程中,若发现衣服有漏洞、拉力不够、针脚不齐等问题,他们及时有针对性调整解决机器相应部件问题。
“在产业园,设计、研发、设备维修都有人帮衬,加工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搞生产。”殷士生点赞道。
供需两端精准发力 破解“共享式园中园”融资难题
产业园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
园区共享工厂呈现的产业协作成效,让新华公司萌发了扩大共享工厂规模的想法,计划到2028年底配置一线成型电脑横机3000台。因看好共享工厂模式,中国银行清河支行给予其1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授信,年利率只有3%左右,随用随还,额度循环。
“这笔资金真是雪中送炭!”宋丽丽表示,有了资金支持,目前公司正在着手准备产业园1号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筹建事宜。
据悉,这笔投放给新华公司的信用贷,是中国银行为清河县产业集群专门打造的“清河产业集群贷”中的一种,其他还包括“结算贷”“优享贷”等,最高可为企业提供3000万元的信贷支持。
同时,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持续发力,也为产业园带来金融“活水”。清河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深入产业园摸排入驻企业融资情况,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从供需两端发力,搭建起银企对接“高速路”。
此前,因拿到“大额订单”,赛创公司入驻产业园后急需在短时间内筹资金上马300台一线成型电脑横机。专班工作人员在摸排中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将企业贷款需求推送至中国工商银行清河县支行,该行开通绿色通道,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300万元贷款的审批流程。
“资金到位后,我们立即安排300台机器进场。如今,产能达到每天1万件左右,我们有能力接更大的订单。”殷士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