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
检徽映文明 为民显担当
本报讯(记者丁邵一 通讯员黄家阳)“请注意,有儿童在商场走失,现启动搜寻安全警报。”近日,骤然响起的广播声打破我市某商场的平静。商场工作人员随即管控出口,同步拨打报警电话,并对着照片展开网格化搜索。几分钟后,走失幼童被寻回,扑进家长的怀抱。这场惊心动魄的搜寻,正是我市检察机关推动建立的未成年人走失搜寻机制实景演练。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文明建设的必答题。”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律庆堂介绍,他们梳理走失儿童求助警情后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大型超市搜寻走失未成年人应急处置规范落地,并明确求助受理、视频轨迹查询等7个方面搜寻细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市多个大型商超设置了搜寻走失未成年人安全警报系统,走失事件连年锐减。
文明创建的根基,深扎党建引领的沃土。市检察院党组依托“第一议题”制度,筑牢思想根基;举办“百年正青春”征文、职工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使检察干警的法治信仰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爱心妈妈小屋”的温馨、文化长廊的法治故事,让机关每个角落都浸润着人文温度。全院先后涌现出全国“最美支边人物”“文明市民”“泉城好人”等50余名先进模范,点燃了检察干警比学赶超的激情。近3年来,全院开展志愿服务15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5000小时。
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方面,市检察院推行“检察联络员+人民调解员”机制,助力矛盾化解在基层;通过开展“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推动牛尾河重焕生机;探索“刑事惩罚+公益诉讼+治理修复”组合拳,为太行泉城美丽画卷增添浓墨重彩。
市检察院还举办公众开放日,组织学生们到院史馆聆听法治故事;开展送法“五进”活动,把民法典送到田间地头;为联创社区修缮车棚、更换宣传栏……群众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上,写满了对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