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家班“和阳坠剧”专场演出在邢州曲艺社上演
让传统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本报讯 7月22日晚,邢州曲艺社内座无虚席,由市交建文旅集团组织开展的仝家班“和阳坠剧”专场演出在这里精彩上演。作为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阳坠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技艺,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演出未始,剧场已爆满。观众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戏迷,也有带着孩子前来体验传统文化的年轻父母。65岁的张凤霞老人特意带着孙子前来观看,她表示:“《回龙传》是经典剧目,让孩子从小接触传统艺术,对培养审美很有帮助。”
晚8时,演出在铿锵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演员们身着传统戏服登台,唱腔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低回,生动演绎剧中人物情感。现场观众沉浸其中,随剧情或屏息凝神,或会心颔首,年长观众低声附和,年轻观众则纷纷拍摄记录精彩瞬间,剧场内掌声迭起。
据了解,仝家班“和阳坠剧”至今已有150年以上历史。其演艺形式为一人“连拉带唱”,至20世纪40年代,初步形成了坠子戏雏形;到50年代相继成立了坠子戏班,培养造就了一批“坠子戏”演员。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坠子戏又吸收了河北梆子、河南豫剧、京剧等表演特点,形成了如今的独特剧种。
“和阳坠剧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通过高质量的演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一艺术形式,尤其是吸引年轻观众关注。”市交建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专场演出将持续至8月底,共安排23个场次。为方便市民观看,曲艺社已开通免费报名通道,观众可通过扫码提前预约选座。
邢州曲艺社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各类曲艺演出,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此次仝家班“和阳坠剧”专场演出,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也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未来,曲艺社还将推出更多惠民演出,让传统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记者 乔段段通讯员 郝梦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