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夫,1917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曾任临城独立营政治委员,代理中国共产党临城县委书记。抗战全面爆发后,鲍夫毅然投笔从戎,从武汉到河南林县参加抗战,遇到国民党吴金铎残部。不久,这支部队被河北民军改编,鲍夫被分配做宣传工作。
鲍夫在民军的日子里,经常同八路军和冀西民训处的同志接触,并于1938年秋和其他4名同志前往冀南行署主任杨秀峰处。11月,鲍夫在平乡县由冀南游击队政治部副主任杨克冰介绍加入共产党。
1938年底,日军已开始对冀南地区“扫荡”。鲍夫随部队一起到了平汉路西。当时,他在政治部宣传科工作,经常把机关干部和战士组织起来,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凡是接触鲍夫的人,都会感到他是一个性格开朗、感情奔放的革命乐观主义者,被他的工作热情鼓舞。
不久,他被调到三支队任区教导员。1940年的一天,他带领三支队在临城蝎子沟消灭了100多名由山西逃窜到临城的溃兵。这是他亲自指挥的第一次战斗。从此,他每次战斗都靠前指挥,带头杀敌。经过一次次战斗的洗礼,鲍夫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这时,鲍夫被调到昔东(今山西昔阳县东部)武工队,任武工一队的政委,几年的炮火硝烟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1942年10月,鲍夫被调到临城独立营任政委,1944年初,任代理县委书记。当时,临城斗争环境相当险恶,在鲍夫的指导下,根据地的民兵组织发展如火如荼。他还组织武工队深入“敌后之敌后”,进行反“蚕食”斗争,有力打击瓦解了日伪军,振奋了群众士气。
1944年夏秋之交,他因操劳过度患病,仍念念不忘如何进一步扩大战果。一次,鲍夫不顾久病未愈的身体,带领两个班深入敌后开展工作,在白台峪东炉子沟之间,突与众多日伪军遭遇,被敌人包围。在撤退中,鲍夫不幸中弹,光荣牺牲,时年27岁。太行一分区领导机关沉痛追悼鲍夫等5位同志,会上,司令员秦基伟悲恸地说:“他是抗日县委书记的楷模、光荣的革命烈士。”2020年,鲍夫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通讯员 刘鑫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