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叫 农户笑

2025-07-18 07:56:25 星期五  来源:邢台日报

本报记者 王露橦 通讯员 甄燕

气温高、湿度大的夏天,巨鹿县堤村乡法市庄村养殖基地的近200万只蟋蟀进入快速成长期。“今天刚出栏七八十箱成虫,卖给饭店、烧烤摊,挣了4000多块钱,年收入十几万不成问题。”基地负责人刘立兴挺乐呵。

7月11日,刘立兴早早就来到大棚里,向新加入的养殖户传授养殖技巧。

去年,看中蟋蟀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刘立兴大胆当起村里第一个“吃蟋蟀”的人。他从外地购进蟋蟀苗试着养,发现只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一年四季循环养殖,随后,果断扩大养殖面积,基地成虫产卵和出栏的效率越来越高,收益越来越可观,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向他求取“致富经”。目前,已有养殖户向他购买了共计5万余元的虫卵,正跟着他学养殖技术。

“咱养的这种蟋蟀叫‘双斑油葫芦’,个头比一般的蟋蟀大一点,能做成珍贵药材,也能做成特色小吃,有不少饭店菜谱里推出香辣蟋蟀、烧烤蟋蟀,就是用的这个品种,很受食客欢迎。”“这种蟋蟀吃得少、长得快,蛋白质含量甚至比牛肉还要高上2倍多,经过深加工,还能做成饼干等食品……”大棚里,刘立兴从蟋蟀习性讲到营养价值,从养殖温湿度控制讲到饲料配比,几个“徒弟”听得认真,眼神中透着增收的信心。

刘立兴说,将毫无保留地分享养殖经验,为有需要的乡亲提供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统一回收,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

“啾啾啾,啾啾啾。”大棚里,蟋蟀叫得欢,“刘立兴”们笑得甜。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