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邢台,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因为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近10年来参加各类公益活动2090次,出队队员19931人次,出动车辆11330台次,累计公里数762833公里,累计服务时长203559小时,受益人数近147万人次。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道、博爱与奉献。他们,就是邢台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近日,记者走进这支队伍,探寻他们背后的温暖故事。
■记者 高阳 通讯员 郑晓静
源于热爱,汇聚民间力量
邢台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组建于2015年9月,成立之初,仅有寥寥数人,专业救援设备稀缺。队长王素华回忆起成立的初衷,感慨地说:“当时邢台民间缺少专业救援队伍,看到听到很多事故发生,就想着一定要成立一支这样的队伍,为家乡做点实事。”靠着这股子热情和决心,王素华和队员们摸着石头过河,一路坚持了下来。
队员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教师、医生、个体户、消防员、退伍军人等。平日里,他们有着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一旦接到救援任务,便迅速集结,奔赴一线。队员们不仅自费购买服装、装备,还利用业余时间考取急救、绳索、潜水、地震等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努力提升救援能力。
无私奉献,践行救援使命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这是邢台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始终坚守的服务理念。在救援行动中,队员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求任何回报。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今年3月16日夜间,队员肖亮在去石家庄途中,偶遇一名女子因车祸受伤倒在地上。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停车救援。凭借专业经验,肖亮先确认周边环境安全,查看伤者状况后进行伤口包扎,并拨打120和110。在等待救护车的20分钟里,他一直陪伴安抚伤者。最终,伤者被顺利移交专业医疗人员。4月9日,康复出院的被救者送来锦旗,对肖亮的及时救助表示感谢。肖亮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队员该做的事。”
像这样的救援故事,在邢台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里还有很多。自成立以来,他们参与了无数次救援任务,从邢台到省外,每一次救援,都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只为挽救更多生命。
多元服务,守护一方平安
除了应急救援,邢台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还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在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方面,他们不遗余力。从2015年组织小学地震疏散演练开始,便踏上了科普宣讲之路。几年来,累计开展应急知识宣讲400多场次,内容涵盖创伤急救、中暑溺水救护、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受益人群近百万。
他们还精心制作课件和教辅资料,启动“防溺水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为全市部分中小学校进行宣讲,10万余名师生从中受益,有效增强了学生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砥砺前行,未来任重道远
多年来,邢台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获得2025年邢台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3年河北省优秀安全宣传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河北省应急厅优秀安全生产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河北省先进志愿服务组织、2023年河北省“就在身边”应急救护优秀项目、2022年邢台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22年邢台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2021年邢台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王素华表示:“这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激励和鞭策。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类救援任务,他们定期进行集训。近日,在临城县中国核桃小镇开展的夏季大集训,内容涵盖蓝天理念、团队建设、队列训练、救援技能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了队员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王素华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将继续秉承人道、博爱、奉献、志愿的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救援技能,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我们,一起传递温暖,守护生命。”邢台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这支守护在百姓身边的民间救援力量,正用行动书写着大爱篇章,成为城市中一道温暖而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