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1+15+25”为核心架构建立防汛应急预案体系

2025-07-17 06:44:39 星期四  来源:邢台日报

全力以赴夯实防线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本报讯(记者郭雨晗)7月15日,在信都区白马河上空,无人机如敏锐的“天眼”在河道上空通过预设航线巡飞,将实时画面传回指挥中心。“我们把科技手段融入专项预案,在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后,通过无人机等技术可迅速发现内涝隐患,并开展悬停喊话,及时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市应急救援队大队长霍胜强介绍。

今年,我市以“1+15+25”为核心架构建立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形成“覆盖全域、衔接紧密、科学高效”的防汛应急管理体系。《邢台市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作为总纲领,系统明确应急处置组织指挥、预警响应、资源保障等全流程规范;15个专项预案聚焦水库、河道、蓄滞洪区、南水北调工程等关键领域,突出“三断”场景应对与人员转移避险功能,形成“专业化防控+应急化转移”的双轨治理体系;25个由气象、通信、供电、卫健等部门编制的部门预案,全面覆盖预报预警、通信保障、电力抢修、医疗救援等具体任务,实现“部门协同、责任到岗”全链条管理。

“目前,所有预案都已完成编制、评审及备案。”市应急管理局应急值守和预案管理组组长史永笑介绍,该体系结合我市地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突出区域差异化应对策略,并在专项预案中融入无人机中继通信、卫星监测预警等技术手段,在部门预案中结合传统防控与现代治理,实现科技赋能与动态更新。

广泛集结各方救援力量,构建坚实救援支撑网络。目前,我市已组建316支13407人的防汛抢险救援队伍,24支突击队随时待命,292支常备队涵盖地质、城管、电力等关键领域,还有30支省级支援队伍及各县(市、区)后备力量,总动员能力达9万余人,构筑起坚实的“人防”屏障。

聚焦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全市共储备1.67亿元的防汛物资及装备,包括防汛子堤、救生衣、桩木、钢管、冲锋舟等75种34万件。在物资调拨方面,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优化集中使用、快速调拨、使用结算等工作机制,实现防汛物资快速转运、高效抵达。据悉,我市还定期开展防汛物资储备专项检查,及时收集基层物资管理难题并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全市防汛物资装备性能安全良好,筑牢防汛救灾物资保障防线。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