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侠:忠实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战士
范子侠,1908年生于江苏省丰县大史楼村。他早年从军,北伐战争后,分配到国民党军队中任参谋,后来相继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范子侠毅然辞去军职。
1933年春,范子侠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在同盟军某部任团长,参加收复康保、沽源、多伦等地的战斗。
1936年绥东抗战,范子侠秘密打入伪军李守信部金宪章旅任营长。在收复百灵庙战斗中,他带领全营官兵,策动旅长金宪章反正,对收复百灵庙战斗,取得红格尔图战役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范子侠在河北的无极、藁城、新乐、行唐一带,树起了抗战救国的旗帜,组织成立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其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积极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对范子侠部十分关心,派员对范子侠部进行整训,传授游击战术。范子侠率义勇军取得夜袭日军控制的长寿车站、歼灭大土匪薛芝山等战斗胜利。范子侠的义勇军声威大震,部队很快发展到2000余人。
1938年春,范子侠率部驻扎在武安、涉县、磁县一带。1939年11月,在八路军总部首长和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的关怀下,范子侠接受八路军指导,将部队易帜为平汉抗日游击纵队。同年底,范子侠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范子侠任八路军第129师新编10旅旅长,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
1942年2月,日军对太行、太岳发动春季大“扫荡”。2月12日,时任129师新编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六分区司令员的范子侠在沙河柴关一带反“扫荡”作战时中弹牺牲,时年34岁。延安《解放日报》以《悼范子侠等四位同志殉国》为题发表社论,刘伯承、邓小平在《新华日报》发文悼念,称他是“模范的布尔什维克,最忠实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战士”。2014年,范子侠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通讯员 王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