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专家下田传经
本报记者 张明明 通讯员 齐春佳 冀云飞
“咱家这玉米处于苗期,现在是6至8个叶片,正是控旺的最佳时期,此时喷施控旺剂效果最佳……”7月13日,在南和区史召乡胡佃村地头,农业技术人员从玉米施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韩娟介绍,目前夏玉米正处于苗期,是决定玉米群体结构的关键时期。应当科学控肥,通过控制追肥施用时机和用量来调节作物生长,同时预防病虫草害,注意喷药时间,通常在上午10点前或者下午4点之后再进行均匀喷施,药液一定二次稀释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并提前做好准备防范可能出现的多雨或干旱天气影响。
史召乡的农田里满是“科技范儿”,无人机、自走式打药机齐出动,空中地面双管齐下施肥、打药。“滴灌带都铺到了地头儿,这是政府给补贴的,施肥浇水更方便了,省了不少事儿。”南和区史召乡胡佃村村民侯战英说。
在贾宋镇宁营村,种粮大户宁永强种植了1900亩玉米,农技人员为他的玉米田进行详细的田间诊断,经诊断发现该玉米田存在部分区域土壤肥力不均、病虫害潜在爆发风险等问题。
“在施肥方面,建议采用变量施肥技术,就是根据土壤肥力检测结果,对不同区域施加不同量的肥料,这样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区农技人员温春爽正在为宁永强制定精细化的玉米管理方案。
有了农技人员的指导,宁永强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了信心,他表示,以后要继续跟着农技人员学田间管理知识,努力提升产量。
据了解,南和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了8个农技专家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把脉问诊”,点对点精准服务,切实为秋粮丰收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