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赶超·奋进邢台”年中回望大型融媒特别报道之三
倾力办好暖心事 共建共享幸福城
——我市纵深推进“温暖之城”建设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郭雨晗
聚焦群众所需所盼,主城四区536个小区引入物业企业管理,为市民打造有序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4站点获评全国工会系统最美驿站,“爱心爸妈”巾帼联盟4000多名志愿者结对帮扶留守儿童,5300余名公益红娘热心牵线,各界共建共享温暖之城的热情持续迸发;
推动市青少年宫全新亮相,成立首个深嵌社区的市老年大学分校,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动担当作为,聚焦群众心头所盼、生活所需,以攻坚之力、精细之功,纵深推进“厚植城市精神、共建温暖之城”行动,把更多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兜住民生底线
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
今年,市老年大学分别在家乐园、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成立分校,让“老小孩”们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档升级后的市青少年宫以崭新形象开放,68门特色课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抓实抓好20项民生工程和20项民生实事,积极探索推出创新性举措,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推动温暖之城更加可感可及。
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一老一小”历来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今年以来,我市创造性在社区成立市老年大学分校,使得市老年大学分校达到10家,招生人数由5100人次增至8000人次;85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完成,36个标准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有序推进整改提升。成立家庭教育工作专班,常态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活动,加速培育家庭教育邢台品牌;《何以为邢》主题团课、队课覆盖全市800余所大中小学近40万名青少年,掀起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热潮;百家协同育人“百泉书院”加快打造,中小学生综合素养之“花”绽放校园;9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完工;“爱心爸妈”巾帼联盟4000多名志愿者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今年以来,我市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残疾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扎实推进,开展残疾人代办服务7000余件,为7000多名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为万余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7家三级医疗机构实现“河北智慧健康”微信平台预约挂号功能,49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完成医保码“一码付”建设。“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提前完成省定目标,10部门联合制定实施稳就业惠民生12条措施,开展近2万场次就业服务。
今年以来,我市努力办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棚户区改造建成安置房4580余套,91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开工,2702个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数和车辆数比例已稳定达到1∶5以上,“四好农村路”开工564.63公里,农村物流服务新增3条客货邮线路和20个站点……
一项项暖心工程落地生根,一件件惠民实事开花结果,全市上下用心用情帮助特殊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牢牢兜住民生底线,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厚度,书写温暖之城建设的新篇章。
聚焦“关键小事”
办好办实民生暖心事
前不久,我市4站点获评全国工会系统最美驿站,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饮水、热饭、如厕等急难小事,开展优惠餐食、心理健康、政策宣传等特色服务——这些微小而真实的暖意,正是我市温暖之城建设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扬“厚朴善美、勤奋自强”城市精神,合力把群众所思所盼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为民服务网络日益细密扎实——
117家单位深入社区开展联创共建,解决居民身边难题;依托国资窗口建成103个“邢小暖”暖心驿站,为市民遮风避雨;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为新就业群体赋能送暖;社区公共空间巧妙转化为“周末共享自习室”和公益课堂;邮政网点、汽车园新增车管服务点,市民“家门口的便利”触手可及;“泉城青年”志愿服务十条举措聚焦为老助残、文旅服务等领域,志愿服务动员、供给、组织等7个方面21条具体措施出台,具有邢台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今年以来,邢台人民自觉行动,生动诠释“厚朴善美、勤奋自强”的城市精神,志愿力量汇聚成温暖江河——
5300余名公益红娘热心牵线,传递文明婚俗新风;110辆出租车在高考期间免费“爱心送考”;造血干细胞捐献5例、器官捐献9例、遗体捐献3例,生命以最崇高的方式接力传递;新婚夫妇董阔、杨赞旭捐出婚礼节省的16.6万元注入希望工程;沙河郑赛豪纵身一跃勇救落水儿童;任泽区4名少年默默帮助摔倒外卖员捡拾擦拭……
这些数据、荣誉和无数感人瞬间,汇聚成强大暖流,共同托举起这座日益温暖、更具质感的城市。
下足“绣花功夫”
聚力聚势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以来,我市下足“绣花功夫”,实施标准化、网格化精细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空间疏朗有致、城市界面整洁协调、市政服务健全完备、园林绿化精雕细琢、社区服务便民暖心、管理执法柔性和谐,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干净整洁、舒适便捷的城市环境。
面向市民开放的市规划广场绿树掩映,健身步道环绕,成为市民健身游玩的好去处。在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里,“泉润万物、印象邢台”“五朝古都、十朝雄郡”“科学擘画、绘就蓝图”“与你同邢、共创未来”四大展区,成为市民和宾客了解邢台的重要窗口,邢台塑造疏朗绿美古韵暖彩的城市风貌、打造宜居宜业名副其实温暖之城的愿景在这里全面呈现。
今年,我市把推进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作为加强事关城市发展和治理重大问题之一研究推进,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若干措施》,推广“共享管家”“大物业”等有效治理模式,已有536个小区引入物业企业管理,主城四区物业企业覆盖率由44.7%提升至83.9%,并计划于9月底前实现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同时,我市深化“物业+”融合,拓展居家养老、家政服务、社区团购等增值业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物业更贴心、服务更优质、小区更宜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春季,中心城区对市容市貌进行整治提升,为市民打造有序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204处市场疏导街(点)规范管理,让“烟火气”与“文明风”并存。集中整治栏杆歪斜、站亭破损、井盖病害、路沿石缺损等问题,城市“颜值”与“秩序”双提升。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宜绿则绿,修复及新增绿化面积154万平方米,城市生机勃发。火车站、高铁站、中心汽车站等重点场站焕然一新,“城市窗口”更加整洁靓丽。
我市还强力推进市政路网建设,中兴大街、莲池大街、育武巷等13条街巷改造提升完成,钢铁路、新兴西大街、百泉大道等32条市政路网建设加速推进,3条公交线路开通、13条公交线路优化,褡裢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城市框架持续拉大,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太行泉城,特质在泉,温度在心。邢台将更加奋发有为,不断塑强自身功能品质和精神内核,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温暖之城更加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