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收藏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光 乔段段 通讯员 张新强 尹瑞凯 文/图
春末的襄湖,晨雾轻笼水面,白鹭掠过波光粼粼的湖心,岸边樱花、石楠等各色花卉盛放,健身绿道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或散步或慢跑,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生态画卷。襄湖——这片占地1600亩的水域以生态修复为笔、文化传承为墨,在邢台城央绘就了一幅“城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现代图卷。“五一”前夕,环襄湖健身绿道与襄湖森林公园将全面开放,襄湖正以“城市会客厅”的全新身份,向市民敞开怀抱。
“城市绿肺”滋养生态新格局
在邢台市主城区东北部,1600亩的襄湖碧波荡漾,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城市的天际线,也倒映着邢台人对水的深情眷恋。
清晨,家住附近的闫晓芹像往常一样漫步在襄湖岸边,迎着温暖的晨光,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她感叹道:“从前总是羡慕江南水乡,现在在家门口就有‘邢台小西湖’了!”
据了解,襄湖之水源自千里之外的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流经泵站提升,穿越太行余脉,最终注入这片水域。襄湖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城市内湖,湖体呈不规则椭圆形,最深处约5米,平均水深2.5米。襄湖水系与邢台城北的达活泉泉群、城南的百泉泉群水系相连,还与城北白马河、城南七里河水流贯通,构建起“活水绕城”的生态格局。
“活水网络”不仅重现了古邢台“环城皆泉池”的盛景,更让襄湖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乐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和斑头秋沙鸭频繁现身,市民张嘉程每日晨练时都会驻足岸边,用望远镜记录水鸟的踪迹:“现在能认出十几种鸟,连它们的习性都摸清了,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自然课堂!”
数据印证着生态蝶变:湖区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1200个,较周边区域高出40%;夏季地表温度比城区低3-5℃,堪称城市“天然空调”。建设单位河北顺德城发集团项目负责人吴项宇介绍:“襄湖每年可调节城区小气候约200万平方米,相当于为城市装上了生态调节阀。”
古今对话的城市会客厅
襄湖南侧是占地约368亩的邢台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展馆以“太行泉城、美丽邢台”为主题,通过“一轴一馆一环”的独特布局,成为连接古今的城市会客厅。开馆以来,这里已吸引超过1.5万人次前来参观,市民们在这里既能触摸城市的历史脉络,又能展望未来的发展蓝图。
展馆外为市规划广场,占地面积约41.5亩,南北中轴线长约320米,自南向北依次布局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提名石、“井”字地雕、“黄帝凿井聚民为邑”文化小品、“祖乙迁邢”群雕、邢台历史大事记地刻、地名馆、名人馆、“井邑泉邢襄信”文化灯柱、涌泉水景、“邢之源”雕塑等10个文化节点,以地面铺装和空间展馆的形式,生动诠释了“五朝古都十朝雄郡”的厚重底蕴。
走进展馆,“泉润万物印象邢台”“五朝古都十朝雄郡”“科学擘画绘就蓝图”和“与你同邢共创未来”四大展区全方位展示着邢台的城市印象、历史文化、国土空间规划及未来发展前景。
“这里就是我家以前住的地方!”在一楼展厅的互动屏前,62岁的王阿姨指着屏幕中的老照片感慨道:“看到老邢台的照片真有意义。在屏幕上用手一划就能直观地看到以前和现在的场景对比,这样的方式太有趣了!”
据展馆负责人宋涵介绍,除了丰富的展陈内容,广场还设有全长1100米的环形健身步道,沿途绿植鲜花环绕,成为市民晨练夜跑的好去处。“这里既是了解城市历史的窗口,又是休闲健身的场所,真正实现了古今对话、功能复合。”宋涵说。如今,这座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的城市规划展览馆,正成为展示邢台形象的新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感受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全龄友好的活力新空间
“五一”前夕,全长6.6公里的环襄湖健身绿道即将开放,这条绿道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环绕着襄湖,串联起文化、运动、商业等多元业态,成为全年龄段市民的“欢乐聚集地”。它以“疏朗之境见古韵,绿美山水映暖彩”为主题,致力于打造移步换景的园林式健身绿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享受运动的好去处。
绿道两侧,白皮松、国槐等高大乔木与樱花、石楠等花灌木高低错落,形成“春赏樱、夏观荷、秋品叶、冬看鸟”的四季景观。同时,绿道两侧还设有7个亲水平台、5座休憩亭,步道宽4米,局部铺设塑胶材质,既舒适又安全。
家住附近的郝先生几乎每天清晨都来锻炼:“以前这里只是看花看树的地方,现在成了我们健身的乐园,每天来锻炼心情都格外舒畅!”
即将开放的还有襄湖森林公园,该公园位于襄湖南侧,占地面积约3000亩,项目分4个阶段有序推进。一期工程位于泉北东大街与东华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约260亩,将于5月1日举行开园仪式。公园内设有演艺舞台、儿童游乐等设施,“五一”期间,将推出赏美景、品美食等特色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项目负责人王虎表示:“我们将全力以赴,把襄湖森林公园打造成集现代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生态康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使其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旅目的地,为邢台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休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