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开发建设人才·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智慧平台
构建政校企人才对接数字化生态
本报讯(记者王帅薇通讯员宋蕾放)“只要添加所需的人才要求,平台就自动匹配推送相关专业人才,帮我们节省了不少筛选简历的时间。”日前,邢台海裕锂能电池设备有限公司通过人才·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智慧平台,精准匹配到华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刘泽涵,顺利填补了公司信息技术岗位空缺。
海裕锂能公司高效引才的过程是我市通过打造智慧平台破解“招工难、求职难”的缩影。去年12月,我市开发的人才·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智慧平台上线试运行。平台集成企业管理、高校对接、智能招聘、政策咨询等38个功能模块、101个子功能,构建起政府、企业、院校三方信息互通的数字化生态,成为政校企人才对接的“强引擎”。
“平台就像一个‘智慧枢纽’,打通了信息壁垒。”市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李利虎介绍,通过大数据算法,平台能根据企业行业属性、岗位需求和人才专业背景、职业规划进行精准推送,大幅提升人岗适配效率。
截至目前,已有1032家企业及院校入驻平台,发布招聘岗位4657个,汇集求职信息1.4万条,初步实现政策、资金、资源、人才一站式对接。企业和个人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市人社局官网、扫码即可进入专属端口,享受零门槛注册、全流程服务。
近期,围绕进一步放大平台效能,市人社局正加快推进功能升级,重点加强服务地图、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打造“智能索引+精准匹配+数据监控”闭环服务体系。“未来,平台不仅能牵线搭桥,还能辅助决策,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智能更精准的服务。”李利虎表示,将继续以智慧平台为支点,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全链条精准发力,年内吸纳3000家以上企业及院校注册,发布岗位超1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