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同心,让“双拥之花”常开长盛

2024-10-09 07:45:43 星期三  来源:邢台日报

我市扎实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军民同心,让“双拥之花”常开长盛

本报记者 籍明泉 通讯员 张云涛

十月的邢襄大地,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大街小巷、城区繁华路段,双拥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热烈浓厚的双拥氛围扑面而来。

巍巍太行山,遍地盛开璀璨双拥花;汩汩百泉水,处处涌动军民鱼水情。作为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安置大市,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抓手,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全面落实各项拥军优抚安置和就业创业政策,驻邢部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更加牢固,“爱民拥军”之花在太行泉城绚烂绽放。

强化引领 营造浓厚拥军氛围

参观冀南革命纪念馆、国防教育园,聆听红色教育思政课……在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任泽区组织区第二中学部分学生和秋季入伍新兵代表同上国防教育课,了解部队生活、国防现状等。

筑梦新时代,厚植双拥花。我市坚持高位推进、通盘考虑,不断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我市准确把握双拥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市共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5473个,配备工作人员1.2万多名,打通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市选聘思想政治坚定、具有一定宣讲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优秀退役军人,组建“戎耀泉城”宣讲团,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两新”组织开展宣讲活动;高标准建设双拥主题公园、打造双拥示范街,设置宣传牌(栏),树立永久性双拥雕塑,开通“双拥公交专线”和“冀南红色旅游专线”,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双拥文化、国防教育的熏陶。

与此同时,我市在推进社会化拥军活动中,坚持典型事迹引领、典型人物带动的原则,大力宣传各行各业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组织开展“三项最美”“百名优秀退役军人”“乡村振兴百名好老兵”“百名优秀志愿者”等选树宣传表彰活动,先后创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个、省级8个、市级10个,引导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拥军优属工作,激励广大军民见贤思齐、创先争优。

优化服务 全面提升拥军质效

“这次培训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安置政策,还有助于我们提升综合素质,更好更快地融入地方工作。”日前,我市开展2024年度转业军官全员适应性培训,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我市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始终实行“五公开、四监督、三结合、两统一、一实现”的“阳光安置”办法,确保选岗公平公正公开,努力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实现部队、退役军人、用人单位“三满意”。

“不仅如此,我们还瞄准新质生产力要求,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大力开展退役军人‘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在全省第一个启动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培训进高校试点工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鹏介绍,我市年均举办退役军人、军属专属招聘会25场,培育兵支书1000余名,打造省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1家,培育市级退役军人承训机构13家。

浓浓关爱暖军心,政策落实惠民生。我市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建立各类社会化拥军组织20家,从教育、医疗、交通、文旅、消费等多方面,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惠优待优先服务,年综合让利50余万元。

不仅如此,我市持续提高享受待遇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规范优抚资金管理使用,确保优抚对象各类待遇落实到位;推动优待证申领、发放等工作常态化,拓展优待证搭载的优待服务项目,提高优待证“含金量”;推动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深入驻邢部队交流,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关爱部队基层官兵万里行”“军地联欢联谊”“送法律进军营”“送政策进军营”等系列拥军活动,积极协调解决部队办公楼加固和营区配套建设等问题,实现军无后顾之忧,军队战力倍增。

军地同心 浇开双拥幸福花

日前,新河县荆家庄乡西李家庄村老粗布产业园织布车间内,十几台木制的老织布机“吱呀”作响,农村妇女穿梭引线,都在忙着织布。

西李家庄村是红军将领董振堂的故里。村里的老粗布产业园是在邢台军分区援助下,于2022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车间里新上了14台木制织布机,吸引了有织布手艺的妇女来来里打工挣钱,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亲人。”这是所有驻邢部队官兵的心声。多年来,驻邢部队履行“驻守一方,援建一方,造福一方”的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当抢险救灾“急先锋”,争当平安创建“排头兵”,甘当乡村振兴“生力军”,处处彰显出军民鱼水情深的大爱情怀、责任担当。

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中,驻邢官兵广泛开展“一地一乡”(革命战地、英雄故乡)振兴帮扶,持续开展医疗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

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方面,驻邢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抢险救灾、防汛抗旱、安保执勤等方面勇挑重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2023年,在抗击“杜苏芮”特大台风暴雨洪涝灾害时,抢险抢通道路19公里,解救被困人员4200余人,最大限度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冲在前;脱下军装,转变战场再出发。

如今,在邢台这片有着双拥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上,军民守望相助,持续巩固发展军政军地团结,处处涌动着军民团结的鱼水深情。“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效能,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奋力实现邢台双拥工作新突破,争取成功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张鹏表示。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