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古街,体会古城里的一眼千年
——“家乐园杯”邢台日报社小记者“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徒步亲子游览活动侧记
大图:育红小学 提供者 李海毅
小图:二十三中附小 提供者 薛珊
南大郭小学 提供者徐昆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婵娟
10月1日,天高云淡,阳光格外明媚,缕缕秋风拂过,带着丝丝暖意。“家乐园杯”邢台日报社小记者“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徒步亲子游览活动,正式拉开大幕。
当天7时许,天一广场上,邢台日报社各小记者基地学校的校旗随风飘扬,小记者整齐列队,对于即将到来的逛古街活动充满期待。待听到出发的“指令”,他们与家长手牵手开启了探索家乡历史之旅。
“邢台的历史好悠久”
“古街,逛起来挺有意思”
“邢台有35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出发伊始,逸夫小学的小记者郭修亦听到带队记者的介绍,他瞪大眼睛,惊讶自己的家乡竟有这么古老、厚重的历史积淀。
郭修亦不禁加快脚步,紧跟记者听讲解。顺着指引,他在天一广场北侧看到了那段邢州古城墙,第一次“触摸”到隋唐时期邢州古城府城城墙。“神奇,有种穿越的感觉。”郭修亦说,他从团结东大街经过很多次,没想到,这段城墙这么古老。
一路向东,仿佛一路跟随时光在流转。耳边是邢台历史故事的讲解,眼前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有种一眼千年之感。“祖乙迁邢”“巨鹿之战”“以人为镜”……在一个个故事中,小记者对邢台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对家乡有了更深了解。
来到北长街北口,古朴的城门令小记者惊叹。这座城门是古城修建工程的一部分,在城门下讲解,小记者印象更深刻。这条路,古称御路,也曾是解放邢台战斗的主要突破口,一条路,连接了南北交通,也连接了古往今来的历史。
“修建后,历史感就更深厚了。”一位家长说,自己带孩子去过很多地方,一直希望邢台旅游业也能大发展。这次逛古街,他收获很多,看到古城新貌,他很自豪,也不断邀请外地亲友来邢旅游。
龙泉小学小记者王梓涵也曾来过南长街,但从北长街一路走到南长街,她还是第一次。“南北长街是邢台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梓涵听着带队记者的介绍,对这条长长的老街,有了新的认识。
小记者列队而行,看着南北长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不时传来的萨克斯演奏声,闻着街边点心店飘出的食物香气,深深感受到老街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越了解邢台,越爱它”
逛古街行程中,小记者知晓率最高的当数清风楼,不过,对清风楼的历史了解得却不多。
听着带队记者的详细讲解,马路街小学小记者任紫怡告诉记者,她喜欢历史,但确实对邢台历史了解得不多。这次逛古街,她非常惊喜,对古街古建有了更多了解,收获满满,“我爱邢台,也为自己是邢台人而自豪。”
沿着修葺一新的府前南街向南,远望就能看到明月楼上“好南关”三个大字,不少小记者都选择了合影留念。“邢台‘好南关’是元明清时期邢台的商贸中心,曾是中国北方的经济重镇。晚清、民国时期那里的皮毛生意在全国首屈一指,产品覆盖国内,远销欧美……”听到带队记者的详细介绍,一名小记者说,国庆长假,他要和家人一起去逛逛,多拍些照片,让更多人看到“好南关”的好。
一位小记者的奶奶也一路跟随,所见所闻让她打心里高兴:“咱们的古城经过修建更好了,以后可以多来遛弯、散心。”老人一路拍了不少短视频,发到朋友圈后,引来不少人点赞。有人留言,这个国庆节,也会来古街多转转。
“再有这样的活动,我还来”
在府前南街邢台文创中心旗舰店——邢州风物打卡点,小记者们观赏了与邢台有关的文创产品,活动也渐渐接近尾声。
小记者们依依不舍,折返路上都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的古城这么美,这么多历史故事,我都没听够呢。”马路街小学小记者康靖北说,这一路学到了好多,但还想继续。
听到他的话,其他小记者也纷纷围着记者提问,“为什么有西仓巷没有东仓巷?”“探花街上是不是过去住着一名探花郎?他是不是学霸?”“贡院前街上,过去是不是考场?”……
面对这一大波提问,记者一一作答,得到解惑,大家都会心一笑。有小记者和家长说,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希望以后能多参加,也希望邢州古街被更多人了解、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