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县在工业园区设立法官工作站——
架起护企“连心桥” 打造助企直通车
本报记者 刘瑞凤
“之前公司的合同中错将‘定金’写为‘订金’,是法官工作站工作人员及时指出,给我讲解了二者的区别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帮助修改完善合同,才规避了交易风险。”日前,位于巨鹿县的河北蒙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学志说。
蒙羊食品公司是巨鹿县省级工业园区内的一家企业,上个月该公司与外地某企业签订羊肉制品的买卖合同,因涉及金额较大,赵学志心里觉得不踏实。“合同内容还需要补充吗?”“会不会有风险?”他带着疑惑找到了园区内的法官工作站负责人张晓燕。
张晓燕将合同进行了全面审查,发现其中一则条款要求买受方支付10万元订金。“交付订金通常会被认为是交纳的预付款,不具有担保功能,如果对方违约,对咱是很不利的。”张晓燕细心解释。
“原来一字之差影响这么大,幸亏有您给把关。”听了张晓燕的讲解,赵学志连连道谢。
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赵学志对合同条款进行了修改完善。本月,蒙羊食品公司已收到全部货款,并与对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自从园区里设立了法官工作站,我们就像有了贴身‘律师’,无论是对内制定规章制度还是对外进行买卖交易,有问题随时可以咨询。法律‘护航’让我们的生产经营更有保障。”赵学志说。
去年3月,巨鹿县在原有6家法官工作站的基础上,在工业园区新增设1家由1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官工作站,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开展“问需问计”活动,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生产经营一线,对企业常涉司法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改进的举措,帮助企业在诉讼前端“防未病”。截至目前,共帮助近200家企业化解合同签订、履行等各类交易风险约500例。
“我们将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半径,梳理园区企业的司法需求,通过常态化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司法建议等方式,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张晓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