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文静)12月30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紧紧围绕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在做好实物保障基础上,每年发放租赁补贴不少于2000户。探索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增加供给,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约5000套。计划开工棚改安置住房约19000套,有效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规范发展公租房,坚持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对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完善公租房准入退出、后期管理机制,推进公租房小区智能化管理,保障公租房安全使用。以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为出发点,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以市场化理念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此外,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严把棚改范围和标准,严格评估财政承受能力,科学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合理布局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优化户型设计,同步做好安置房小区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住建部门突出抓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民生工程,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性成效。截至8月底,提前超额完成2022年省下达我市的棚改任务,圆满完成2022年省下达我市城中村改造任务,超额完成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任务。2023年,我市将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市棚改计划新开工2775套,建成3681套。将积极谋划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全市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94套。此外,积极推进公租房租赁补贴,全市计划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141户,简化补贴申请手续和程序,引导有需求的住房困难家庭和个人选择补贴方式,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