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2021-01-12 09:22:55 星期二  来源:牛城晚报

那些让人感动的身影为抗疫添暖色

抗疫战场上,有一群可爱的人儿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他们或穿着红马甲,或戴着小红帽,搬运物资,测量体温,执勤登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件件事儿如同自家事儿一般,认真对待,谨慎处理

给他们说了,再小的事儿,他们也放心上

能帮的都帮,不能帮的想办法帮他们这么做,没别的,就希望每个人都好好的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孙瑞超 刘晓燕张婵娟 文/图

当好“守门员”把住社区防疫这道关

“大妈,没事别出门了,现在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这几天,司路飞坚守在新兴南社区防控点,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几句话。作为志愿者,他一有时间就去防疫一线,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当好社区防疫“守门员”。

司路飞今年33岁,是邢台水业集团金涌泉水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加入市爱心协会有六七年的时间了。1月8日下午,他通过志愿者服务群,得知各社区需要志愿者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时,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来到所居住的新兴南社区防控点协助工作。

“能为疫情防控出点力,我感觉很幸运,这也是我应该做的。”司路飞说,他主要是下午和晚上在防控点执勤。下午稍好些,但是到了晚上,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是冷,为了克服寒冷,他就原地踏步或者跳跃。

有居民看到他们在寒风中坚守,会说感谢的话,他听了心里暖暖的。他说:“大家一起努力,这场战‘疫’一定打得赢!我要当好‘守门员’,守好社区防疫第一道关口。”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1月8日,大学生志愿者田佩瑶积极参与到信达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田佩瑶今年22岁,虽然年龄不大,可她在社区干的活儿可不少。

给居民缴燃气费、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在小区门口执勤……田佩瑶开玩笑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放假回家后,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田佩瑶感触很多。想着自己长大了,她便报名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由于电脑应用熟练,她主动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线上录入核酸检测信息,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连夜到相关人员家中张贴居家隔离通知,叮嘱居民居家隔离。“家里人虽然担心,但更多的是支持。”田佩瑶说,在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服务,自己也在不断成长。“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很自豪。”

爱心早餐让志愿者感动

1月11日,襄都区西寺社区市第一医院家属院执勤点上,志愿者梁太香将一段早餐视频发给牛城晚报记者,对连日来到执勤点捐赠防疫物资的热心居民表达感谢。

连日来,不断有附近居民给西寺社区市第一医院家属院执勤点位的志愿者送来爱心物品,有火腿肠、西瓜、口罩、暖贴,1月11日一早,还有人送来了热乎乎的早餐。梁太香说起这些,言语中满是感动。

素包子、鸡蛋汤、卤豆腐,丰富的早餐让梁太香内心盛满温暖。“天气确实冷,但心里特热乎。”梁太香说,2020年初,她就在这个小区门口执勤,当时的68周岁生日就是在点位上过的。

今年,社区有需要,她再次报名执勤志愿者。梁太香说,有这么多居民支持,“我帮你,你帮他,大家一起努力,拧成一股绳,一定能战胜疫情。”

赠送口罩让人心里热乎乎

1月10日,市公益服务协会志愿者赵志刚出门去参与志愿服务。小区疫情防控执勤人员上前为赵志刚测量体温,细心的赵志刚发现,执勤人员的口罩脏了。执勤人员告诉赵志刚,口罩戴两三天了。没来及回家拿,只能凑合着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到10分钟,赵志刚便到公司拿着市公益服务协会会员们捐赠的120只口罩,直接送到了执勤人员手上。

“你的口罩真是及时雨!”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志愿者会如此在意,执勤人员连连表示感谢。

“不够的话,我们还有,你们辛苦了。”赵志刚说完便离开去参与其它志愿服务活动。

马不停蹄接送放假学生回家

1月10日10时许,启民义工接到求助电话,孩子放假了,家长不方便接孩子回家,希望予以帮助。“我去帮忙吧。”接到通知的段悦开车赶到十九中,等待学生放学回家。

段悦今年44岁,参与志愿服务已有八年,捐款捐物运送物资,慰问孤寡老人,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中,总少不了段悦的身影。今年,他还动员了妻子,和他一起参与志愿服务。

刚送完十九中的孩子回家,段悦又接到电话,希望他把四个学生送到沙河卡点,学生家长会在那里等候。顾不上吃饭,段悦二话不说马上开车去接,大约20分钟就将学生安全准时送到指定地点,等学生和家长联系上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

而此时,段悦的孩子也已经放假,正等着他到学校接。“肯定会迟到,我赶紧给孩子打了个电话,让他别着急,孩子也会理解的。”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新闻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