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毅是邢台日报社记者,邢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邢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邢台市诗词协会理事、河北省作协会员。新闻采访之余,运营个人抖音号“言邢”,主要讲述与邢台相关的历史文化,目前有5万余粉丝。
在他的抖音号主页有这样一句话:好讲邢台,讲好邢台,讲邢台好。
发布短视频,推荐邢台历史文化
十余年记者工作,李海毅一直关注邢台历史文化,所从事的报道内容也多与宣传邢台历史文化相关。随着新媒体,特别是短视频APP走红,他看到有许多文史爱好者推荐自己家乡,于是也动了要制作短视频宣传邢台历史文化的念头。
2021年6月,李海毅把自己的抖音号命名为“言邢”,以“言行一致”的谐音,取“话说邢台”的意思,正式录制了第一条介绍邢台历史文化的短视频。那天他利用午休时间坐在办公室里录制了一条《三分钟了解邢台历史》,一口气讲述了邢台3500年的建制沿革。
第一条抖音视频就收获了10万+浏览量。这给了他很大信心。《邢台各县支柱产业是什么?》《邢台出身十大名相》《邢台出身十大名将》《邢台名刹》《邢台各县饮食代表》《邢台成语故事》……370余条短视频,时不时出现点击量过百万的爆款,吸引了很多人关注邢台。
坚持网络耕耘,收获网友认可
“好讲邢台,讲好邢台,讲邢台好,这三句写在主页上的话是我在网络上立的Flag。”李海毅说,“做‘言邢’抖音号的初心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邢台,了解一个真实温暖的邢台。”
三年来,在“言邢”抖音号的粉丝画像中,本地人只占五分之一,大部分是外地人。其中河北人占60%,外省人占40%。许多人通过这个抖音号了解到邢台的历史文化。经常有网友在“言邢”发布的视频下留言:原来邢台还有这些故事。
渐渐地也有网友私信“点菜”,希望讲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有的是邢台本地人希望多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过往;有的是几十年生活在外的老邢台人,希望多听听邢台的故事,以此来解思乡之情;有的是定居在外的年轻邢台人通过“言邢”的讲述让出生在外的孩子了解故乡,系起乡情纽带;有的是对邢台感兴趣的外地人以此为窗口了解邢台文化。
“从0粉丝到5万余粉丝,对我来说做起来不算容易,但每一位网友的支持让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李海毅说。
短视频介绍“太行泉城、美丽邢台”
2023年邢台市提出“文化兴市”战略,塑造“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形象。李海毅作为一名记者,通过“言邢”抖音号发布了很多相关主题视频,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
“我录制了好几期《寻访邢台名泉》的视频,收获了许多网友点赞认可。”李海毅说,“许多网友对邢台泉水不了解,通过看了短视频才恍然,原来邢台泉水自古有名。”
去年大火的河北梆子戏《好南关》,其剧本灵感来自李海毅此前的一篇关于志愿军在邢台南关养伤的新闻报道,后来又经过网络传播,吸引了大量关注。
“言邢”讲述邢台历史文化的定位与邢台市“文化兴市”战略高度契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言邢”制作的“言邢讲邢台”系列,发布“邢窑白瓷”“金大定铁钟”“开元寺滚龙石柱”“邢台古庙会”“邢台古亭文化”等文史类话题收获了成百上千点赞。
作为邢台博物馆金牌志愿讲解员,李海毅在博物馆讲解时会通过“言邢”直播。有许多支持他的网友看到直播公告后赶赴现场。“邢台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不竭的创作源泉。”李海毅说。
“言邢”三年来,关注量持续增加。李海毅说,“我希望有更多网友,特别是外地网友,能从我的讲述中了解到邢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