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中的百家子弟

2023-04-01 10:12:32 星期六  来源:邢台日报

尧山壁

九寿是我在邢台的第一个朋友。第一个既说明相识时间之久,更说明相交情感之深。我在1992年为《求索集》所写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九寿行伍出身,侠肝义胆,沉着机警,有胆有识,又有分寸,是值得信赖的朋友。那时我新婚不久,妻子还在邢台。每到那里,以他家为避风港湾,九寿夫妇热诚照顾,使我在风雨飘摇中获得暂时的平静,享受生活的温馨,这自然是一种情感。”这是我20年前发自肺腑的话,至今仍觉如斯。

巧的是聚丰为《百味杂陈》所写的序《人品与文品》中,也用了“第一个”。他借用著名作家马烽一篇很有名的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说九寿正是他的“第一个上级”。聚丰说:“尽管细细算来,我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从头到尾也只不过有一年多的时间,但那段短短的经历,却成了我终生的精神财富,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说:“人生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人可能和你共事多年,打过很多交道,却只是‘工作关系’,从无情谊上的交流,到老也形同路人;而有些人和你共事时间并不长,甚至只是打过几次交道,就会结下很深的情谊,成为你终生的良师益友……梅九寿先生便是我有数的良师益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正因为如此,聚丰的序写得既认真又厚重,洋洋万言,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和敬重。

聚丰在序中还提到省文联在邢台县会宁下乡,包括我在内文联下来的同志都感到县里接待、后勤,包括买煤、买粮、买菜,安排得的确很好。看了聚丰“竟然都落在了梅先生的身上,似乎成了梅先生一人的私事”才知道,原来那一切“很好”,竟都是九寿为朋友而为。但,九寿却只字不曾透露。由此我还想到在邢台工作那几年,九寿更是我的后勤部、联络处。出门没自行车找他借;下乡回来晚了,食堂没了饭到他家吃。有朋友来访,我不在,也全由他接待。一次,《河北教育》的刘新宗来邢,一待六七天,食宿行止全由他负责。由此可见,我的“第一个朋友”和聚丰的“第一个上级”,确如聚丰所说,“不是谬托知己,更不是虚言奉承”,而是真正的“值得信赖的朋友”。

看过九寿的《百味杂陈》,忽然想到《俺村姑娘爱逞强》中的几句诗:“锄浇犁耙耩,铁木泥水匠,拿得起放得下,样样都在行。”九寿却是“样样都在行”的文人,文人中的百家子弟。

初识九寿是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提倡现代戏,县剧团剧本百分之六十自编,我推荐了九寿。那时我在邢台县文化馆,办了一张铅印小报《好社员》,九寿送的稿既有诗歌、唱词,还有小剧本。1964年,我的诗歌《俺村姑娘爱逞强》和九寿的唱词《考儿媳》,由魏成智谱曲的表演唱,不仅荣获邢台地区文艺汇演一等奖,还参加了河北省文艺调演并获了奖。之后,九寿出版了《说唱集》,时任《曲艺》杂志主编、中国曲艺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赵亦吾先生,为其写了序《难能可贵》。我写了《多才多艺的九寿同志》,既赞叹他在散文创作上的成就,更惊叹他在说唱文学方面的造诣。

1973年九寿任邢台县委报道组组长、宣传部副部长。邢台县有新闻背景的地方多,加上报道组人才济济,邢台县的报道,经常见著于《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

1978年,九寿调地委党校,主要撰写办班的《动员报告》和《总结报告》。尽管此类文字没什么技术含量和技巧,因常由兼任党校校长的同级党委书记、副书记作《报告》,党校校委非常重视,九寿接受撰写任务后,犹锥处囊中,一改过去校委几经研究《报告》路子、提纲等做法,为直接通《报告》稿。实践一段后,校委便不再通《报告》稿了,送稿也不再由领导带着去了。时任地委副书记、党校校长的张双英说,党校进了个笔杆子,文章写得好。

其实,九寿文字涉猎广泛,也写散文,小说。他的散文《龙化话龙》曾在省散文大赛中获奖。

后来,九寿主要从事杂文写作,先后出版了《求索集》《偶得集》《闲情偶寄》和《百味杂陈》,九寿成为邢台杂文界的翘楚。

九寿的杂文很有特点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备受社会关注和专家肯定。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副主任李炳银先生在为《偶得集》所写的序言《带刺的梅》中说:“梅九寿的杂文,在立意、论述表现方面都是鲜明精到的,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丑陋之态的批判也是大胆严厉的,读之确有顺气正色之感。”“梅九寿的杂文,表现了他人格的正直不阿。同时也表现了他修养的多样和丰厚。他的杂文不光目光敏锐,而且富于文化品位。每论一事,旁征博引,古今中外,举一反三,时常给人一种知世论事的通透感。”

我在《偶得集》序中说:“读九寿的杂文小品似有斗士的影子。他敏锐的思想触角伸到社会多个领域,体察时事,或褒或贬。好的称赞,决不逢场作戏;坏的批评,不乏仗义执言。他思想犀利,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端倪,解剖辩论,入木三分,发人深思。”

文学中各门各类应该是互有交叉、互相借鉴的。因为不同文学样式中有许多共通的东西。但多见的是“术业有专攻”的诗人只善诗,小说家专攻小说,难得像九寿这样文人中的百家子弟,地地道道的杂文家。收入《百味杂陈》的虽杂文居多,也不乏妙趣横生的戏曲小品、电视剧本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唱词,骈散结合,相得益彰。

我喜欢九寿朴实无华的文笔,不论什么文体,没有繁文缛节。他能将一件件看似平常的事,在不加雕琢且漫不经心中妙笔生花,“哲言足启常人窍,寓意堪明昧者心”般带你进入一种境界,或得水到渠成之效,或取举一反三之利,或化干戈为玉帛,或变腐朽为神奇,见山见水,各得其所。

朴实无华的文笔自然与驾驭文字的功夫密不可分。九寿善于运用净化、美化和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尤其老百姓的“俗话”,深入浅出、自然本色的阐述说理,从而突出文章的亲和力、感染力。《百味杂陈》第一集“俗话不俗”的20篇文章,全是用老百姓的“俗话”作标题,为由头,其选词用字之精当,可以说达到无可替代,甚至增删一字都觉不妥的程度。这应该说是九寿长于群众语言的一组代表,一个缩影。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