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看东方| “红、古、绿、博”内阳村

2022-07-25 09:33:06 星期一  来源:邢台市全媒体中心

我问青山何日老,青山问我几时闲。

我见众山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

青山已随晚风去,我与沧海化桑田。

到内阳,我不由得想起这首古诗。

内阳故事

内阳是邢台市信都区将军墓镇的一个古村落。

西至大寨山,东至黑龙关,南至天台山,北至马岭关。

当600多年前,内阳的李氏先祖们从山西洪洞县一路风尘,走到这里。但见四围青山环列,中间拱卫一釜底形盆地,一道溪水蜿蜒,恰巧把这盆地天然分割成太极八卦图阴阳鱼的形状。所谓“山内流清水,水为山围抱,负阴而抱阳”,内阳村的李氏先祖们就此停下,在太极的阳穴上建村而居,所谓内阳村。

而内阳的村支书李晓庆告诉我们,真要细究起来,内阳村的历史其实从殷商时代就已经开始。

我们都知道西周后期邢国被戎狄所灭,齐桓公帮助邢国复国的故事。而邢国复国之后的国都就在今天的信都区浆水镇夷仪城。内阳村东的黑龙关上,至今仍旧残留着烽火台,就是当时夷仪城的军事设施。

时间不语,却会告诉你所有的故事。

很多传统村落,都会有一座古戏楼。内阳村的古戏楼就在前街上,很可惜的是已经经过修复和翻新,但我还是在网上找到了这座古戏楼以前的图像资料,青砖条石、飞檐翘角之间,数百年的时间里,不知道多少生旦净末丑的戏码在台上上演。

而当年在台下看戏嬉闹的孩子们,又换了几茬?

古戏楼附近,原本还有一座阁。

村里的老人讲,阁是上下两层建筑,阁下边就是宽一丈有余的涵洞,平时车马可过,雨大的时候就是泄洪的通道。这座阁现在已经不见,村支书李晓庆说,村里已经集资,打算把这座阁复原建设出来。和古戏楼一样,阁也是很多传统村落的标配,涵洞过人,二层一般就是村里供神的所在。

说到这些民间信仰,不能不提内阳村的老土地庙。

不同于其它村落,内阳村的土地庙建在一个三米多高的天然高台上,想上去还得登上3层24级的青石台阶。土地庙口还有两棵老柏树,因为土地庙就在村口,这两棵已经有二百年树龄的老柏树倒有点迎客松的意思了。

太行院落

内阳的房子,几乎都是红石砌成。

而在我走过的所有古村落里,内阳的石头房子至少从建筑上来说,又是最整齐和精致的。一层层的红石,齐整划一,像是列队的士兵,几百年前的内阳先祖们的建筑技术,至少是已经达到了“大匠”的级别。

必须要说的一点是,内阳村几乎是除了桃树坪之外,邢台西部山区最大的一个村落。古戏楼所在的下街,就是内阳村的主街,足有十几米宽,这么宽的街道,在山村内部,并不多见。整齐的红石房子分列街道两边,都有些在镇上的感觉。内阳村并不像桃树坪一样紧邻邢台通往山西的古商道,桃树坪都有一些客栈的旧址,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客商往来、驿路梨花的历史画面,加上四面环山,内阳村的大,更像是《桃花源记》中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内阳村有不少两层的红石小院落。院落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大娘告诉我们,她的娘家就是本村的,小时候这些房子就在了,以此推断,这些二层石楼至少也是清朝时候留下的,也许可能更早,要上溯到明朝时期。老槐木做的木头窗子装扮了这些二层小楼,有的窗户下还刻着饱满的牡丹花图像,还有一些象征吉祥的图案,即便是经历了岁月的风雨,刻痕也依旧很清晰。不像王硇的雄浑感觉,也不像英谈的江南烟雨,内阳的这些二层石楼小院落,更具太行本色风情,古朴和静谧之中透着些许的湿润,你在或者不在,你来或者不来,它一直就在那里,等风等雨也等你。

像是包浆,岁月赋予了内阳村这五十多座二层石楼小院落以柔和的光泽。这种光泽,被现代人喜欢,甚至是崇拜。前几天我还读到一篇文章,说是未来的三十年,将是很多城里人回归农村生活的时代,农耕文明的一切,将在未来的社会里,散发出崭新的魅力。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那种魅力和文化的双重沉淀,一旦被重新重视和挖掘,它在生活里爆发的力量几乎将是井喷的状态。

红色内阳

概括起来,内阳村可以用“红、古、绿、博”四个字来形容。

“古”自然指的是它的历史悠久,“绿”是说它的自然环境好,青山环绕、溪水潺潺;“博”是说这个村子的传统文化丰富,很多院落的门楼上都有类似于“吉贞谦”“室居善”“德积善”这些吉祥字眼,寄托着村民们最朴素的生活愿望和准则。在一座院落的进门木制影壁墙上,还写着“书琴娱”三个大字,走过那么多传统村落,我倒是第一次见这样写的,看着就很有文化气息,想必很久前也是一个读书人住过的院子吧。内阳村还有很多民间故事,像是黑龙和白龙的传说,就流传很广。

我们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后说。

内阳的“红”可是名副其实,战争年代,邢台的县级政府机关出于安全的考虑,经常是流动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村都有红色政权当年驻扎办公过的遗址。但是当年邢西县抗日政府、中共太行一(六)地委驻扎的内阳村,却是一个各种职能机构最完备的所在。这里不但有抗日县政府,还有太行一(六)地委,还有八路军医院、公安局,公安局的伙房在哪里,都可以找得到;八路军医院当年也在这个村里,我们也看到了八路军医院的旧址,这里也是现在邢台市人民医院的最前身;还有当年邢西县政府组织建立的学校,甚至还有一处“同兴贸易货栈”,用来交易物资,也有用来收集消息的意思。

抗大学员,有二百余人,就分散在内阳村学习和居住,是驻扎学员最多的一个山村。

我也问过为何当时选择把这么多抗日机关和设施建在内阳村,固然有这个村四面环山容易隐藏,有情况时也方便就近撤到山里暂避的意思,但是内阳村人多、村大,群众基础好,承载量丰富,也是不得不考虑进去的一个原因。

在内阳村村口,我们见到了一通“革命烈士纪念碑”。在碑文里说,内阳村里参军抗战的村民就多达九十六人,其中有二十一人牺牲,永远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被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

这正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内阳”。

记者:张军昱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