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邢台红色基因——故事篇14丨邓小平三到冀南

2021-08-18 09:30:23 星期三  来源:邢台网

在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邓小平跨越平汉铁路,三次来到冀南的南宫等地视察指导工作,使刚刚诞生的冀南抗日根据地迅速迈上稳步发展的道路。

一到冀南:成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

1938年,正值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据地创建初期。为了加强冀南党政军民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当年7月5日,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邓小平由太行山来到南宫,指导冀南的抗日斗争工作。

根据当时的抗日斗争形势和任务,邓小平和冀南的主要领导人共同研究了冀南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冀南人民抗日政府的方案。

7月28日,邓小平亲自领导了冀南地区抗日武装的整编工作。在这次部队整编中,大多数连队建立了党支部,加强了党在各部队的地位和作用。

8月14日,在邓小平的具体指导下,在南宫城召开了边区各县代表会议。会议成立了以杨秀峰为主任,宋任穷为副主任的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统一领导冀南的行政工作。同时,还相继建立健全了冀南地区各级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和妇女救国会等群众团体。至此,以南宫为中心,西起平汉铁路,东抵津浦铁路,北至沧石公路,南跨漳河的冀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下辖的5个专署、51个县的行政工作和群团工作,逐步走上轨道。

1938年8月25日,邓小平离开南宫去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结束了第一次冀南之行。

二到冀南:指挥反“扫荡”斗争

1938年10月上旬,邓小平在延安得悉日本侵略军将大举“扫荡”华北,通过电报,对冀南的反“扫荡”提出四条建议,主要是对训练计划及粮草、兵器的统筹安排,很快得到刘伯承师长的同意与落实。

12月21日,邓小平到达位于南宫城南10多公里威县张庄的一二九师师部,这是邓小平第二次来到冀南,他开始多次往返于南宫和张庄之间指导工作。

12月30日,一二九师在张庄召开了冀南区党政军干部会议。会上,邓小平传达了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并确定了依靠工农群众,依靠广大农村,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坚持抗日民主阵地的方针;明确了继续推行减租减息、公平负担的政策法令;部署了进一步发动群众广积粮、拆墙、破路、挖道沟、改造平原地形等工作,时刻准备和敌人进行长期的艰苦的斗争。会议同时决定,由刘伯承师长在南宫与国民党委派的河北省主席鹿钟麟会谈,解决鹿钟麟与我党我军摩擦问题。由邓小平政委去南宫乔村,与国民党第十军团司令石友三会谈,争取石友三联合抗日。当时,经过三次会谈,石友三表示愿与我军“合作抗战”,但后来转而反共,1940年2月被我军赶出冀南。

1939年1月,日军出动3万余人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面对严峻局势,刘邓首长研究决定,以袭击消耗敌人,限敌于少数据点之内,控制广大乡村,寻机歼敌。1月21日,邓小平同刘伯承、徐向前电召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到师部,共商歼敌大计,成就了后来的香城固战斗,创造了平原游击战的范例。从1939年1月至3月,在刘邓首长直接指挥下,冀南军民艰苦作战,共与日寇进行了100余次战斗,毙、伤敌人3000余人,挫败了日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的11路大“扫荡”,基本粉碎了日军企图控制冀南平原的计划,并取得了指挥平原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

1939年3月7日,刘邓首长对冀南地区的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后,率师部返回太行山。

三到冀南:指导开展“反顽斗争”

1939年11月上旬,邓小平骑马来到南宫县政府驻地,这是他第三次来到冀南视察工作。

时任县长何克向邓小平汇报了县大队的人员素质、装备及石友三暗中与我方搞摩擦的情况,重点汇报了南宫人民负担较重的问题。石友三部队来到南宫后,在农村到处骚扰,要粮要草,造成群众负担过重,生活困难,群众意见很大。邓小平作了三点指示:一是对石友三部队要警惕,尽量争取他们抗日。必需的粮草应当供给,但需要有其部队及其经手人开正式收据;二是县政府对各村的负担要适当平衡,规定石军需要的粮草,需经县、区政府批准,向指定的村庄提取,不得直接向各村摊派;三是南宫县决不允许第二政权存在,经过民主选举的政府才是合法的。

此后,冀南党政军民按照邓小平的三点指示,和石友三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同时在农村继续推行公平负担的政策,减租减息,发展生产。邓小平视察冀南后,去了鲁西北,于12月上旬回到太行山。此次到达冀南停留时间较短,但邓小平的指示对冀南日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市党史专家、市委党校杨运生老师介绍,邓小平三到冀南,根本上体现了在敌后抗日斗争中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以及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开展党政军群建设、稳固建设抗日根据地、正确开展军事斗争的重要性,保证了冀南敌后抗日斗争胜利进行。

记者手记

邓小平三到冀南,加强了党对冀南军民抗日斗争的领导,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邓小平领导成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使根据地的人民有了坚持抗战的主心骨。正是领导指挥反“扫荡”斗争,粉碎了日军企图控制冀南平原的计划。正是遵循党的政策,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反顽斗争”,使冀南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新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更加坚定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凝聚力量,团结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文图: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红玉 李平

海报:田龙彪

手绘:邢台学院 谢宇光

编辑:刚双林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