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邢台红色基因——人物篇⑧赵勤学:宁可干着死,决不躲着活!

2021-06-11 23:52:12 星期五  来源:邢台网

仲夏,平乡县烈士陵园里,苍柏翠绿。园内,主题纪念碑后,矗立着著名抗日英烈赵勤学的纪念碑。

擦拭着赵勤学的纪念碑,67岁的陵园管理员霍贵友给来园的瞻仰者讲述着赵勤学的革命故事。

曾经轰动全国的盐民暴动中,是他率先深入盐区,成立盐民协会,当起先锋;分粮斗争,他建立“布袋队”,分掉34户地主的6万多公斤粮食……

“宁可干着死,决不躲着活!”赵勤学说的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奋斗前行……

寻找党的组织

平乡县县城北4公里,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叫赵流渠村。村里有条路名为“勤学路”,就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赵勤学而命名。

村西一处院落,就是赵勤学1909年出生的地方。16岁时,他被推荐到北流渠教学。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随后,他离开新婚妻子和家庭,报考了天津陆军军官学校。

1930年军校解散,赵勤学到冯玉祥驻山西运城孙殿英部教导团任队长。军阀尔虞我诈、欺压百姓的丑行也让赵勤学觉得投军救国无望。孙殿英部被青海马红英打败后,赵勤学便返回故里。

然而,他寻找革命道路的脚步却未停止。1932年,赵勤学找到同学马一鸣(又名润基),开门见山地说出来意:“这里一定有共产党的组织吧?我是来找你作介绍人的……”

分开多年突然登门,又见赵勤学身着少校军装,马一鸣不敢轻信,暗自决定慢慢了解、观察。

“请帮我找党组织……”几个月后,马一鸣回家(马鲁村)时,赵勤学又去找他。这时的马一鸣经过了解也知道了赵勤学的情况。1933年2月,由马一鸣介绍,直南特委派张霖之到平乡,接受赵勤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开始在直南特委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

组织盐民暴动

“春天风起白茫茫,秋天遍野水汪汪,满地都是碱嘎巴,光收蛤蟆不收粮。”这是曾经在平乡老百姓口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当时,平乡县近三分之一的耕地都是盐碱地,农民靠淋硝盐为业。1933年,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严禁淋硝盐的政策,数以万计的盐民无法生存,开展斗争。

中共直南特委对平乡盐民的斗争极为关心。在直南特委的领导下,赵勤学深入盐区。1934年4月,在赵勤学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盐民协会。随后,大规模的盐民武装暴动爆发,平乡县盐区40多个村庄7000多名盐民,包围了平乡县城。

暴动期间,赵勤学被捕入狱,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他任中共直南特委军事部长,同特委着手改造旧盐会,成立武装盐民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秋,直南地区分粮斗争开始了。赵勤学与特委其他同志组织发动群众,成立了布袋队,平乡县在分粮斗争中,先后分掉了34户地主的6万多公斤粮食。

轰轰烈烈的盐民暴动、分粮斗争,扩大了党的影响,使党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赵勤学也赢得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信赖和拥护。1935年11月,赵勤学担任了平乡县中心县委宣传部长。

不当怕死鬼

1936年1月,直南特委将所属游击队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讨蒋救国第一军第一师”。赵勤学积极参与改编工作,并起草了救国军誓词。

“以我们的头颅和热血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他在誓词中写道。

1936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对直南革命斗争进行了血腥镇压,并悬赏缉捕赵勤学。抓不到他,敌人就以各种方法威逼利诱,赵勤学依然毫不动摇。

有人劝赵勤学说:“现在外边风声很紧,还是躲一下吧。”

赵勤学坚定地说:“现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革命青年怎能躲起来,当怕死鬼?宁可干着死,决不躲着活!”

1938年春,党派赵勤学到南宫打入国民党冀察二路军担任参谋长。他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争取孙殿英部倒戈。后来不幸被敌人发现被捕。在敌人的法庭和刑场上,他慷慨陈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同年冬,赵勤学被敌人杀害于南宫王道寨村,时年30岁。

讲好先烈故事

如今的赵流渠村有300多户人家,1187口人,村民们主要种植金银花和从事手工业加工。

“凭着艰苦奋斗的干劲和踏实肯干的韧劲,村民们都脱贫迈上了致富路,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赵流渠村党支部书记张云乔说,“在这里,赵勤学就像一座精神丰碑,永远激励着我们奋进,我们要将革命先烈的精神代代相传。”

今年3月,赵勤学烈士墓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在平乡县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大厅里,悬挂着赵勤学的事迹展板,霍贵友每天都会为参观者讲解着赵勤学的革命故事。

担任陵园的管理员已经12个年头,霍贵友担负起守护英烈的重任,还主动请缨当起了义务讲解员。“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都有很多党员、学生等来陵园祭奠英烈。”霍贵友说,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来瞻仰祭奠的人数比往年要多。

近两年,霍贵友更是致力于把身边真实的抗战故事记录下来。今年“七一”前夕,他想自费印成小册子,让更多人了解发生在当地的抗日故事,将革命先烈精神发扬光大。

记者手记

“宁可干着死,决不躲着活!”短短的十个字,却足以让人震撼。这是一个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更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怀揣驱虏救国的革命抱负,慷慨激昂地走向战场;面对种种危险,义无反顾地挺身战斗;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坚定信仰,舍生取义……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无数像赵勤学一样的革命先烈,正值青春年华,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的生命。

每一块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的精神坐标,引领我们前行、奋进。

缅怀先烈,更多的应是传承,永远不忘来路、不忘初心,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文图: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博

海报:田龙彪

手绘:邢台学院 谢宇光

编辑:尹彩红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