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5月23日,初夏的周末,宁晋县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绿意葱茏,万物勃发,宽敞笔直的街道,统一规划的楼房,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现代气息。
说起近年来村里发生的变化,69岁的村民孙京辰说:“从过去‘脏乱差’的贫困村,到现在的全国文明村,可多亏了我们的党委书记宁小五。”
通过乡村治理、环境改造、产业振兴,黄儿营西村在宁小五的带领下,成功实现乡村振兴“三级跳”。
“2008年以前,因用地纠纷不断,村民有的盖房违规占用道路,有的抢占村民排水的池塘,一下雨,不光街道积水,有时还会倒灌进村民家里……”说起10多年前的黄儿营西村,村民们都感慨不已。
黄儿营西村是个商业村。家家户户都直接或间接从事线缆生产、销售,但那时村里缺少“主心骨”,大都是小作坊运作模式,形不成合力。
2008年1月,宁小五被任命为村党委书记。当时,他是宁联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事业如日中天。
“放弃自己打拼多年的公司回乡当村官,亲戚朋友大都不理解。”宁小五说,自己是有着15年党龄的老党员,不能辜负上级党组织和村民的信任。
上任之初,宁小五决定从打通村民违规占用的道路入手,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35天的连续奋战,一条长1.1万米、宽50米的大街重新通畅起来,附近商户都拍手叫好。
电线电缆是黄儿营西村的主导产业,但以单个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方式很难产生规模效益,加上没有村集体经济支撑,也难以实现村级规范管理。
为此,宁小五积极申请政府支持,不到一年,就建起了总投资3.6亿元的宁联创业辅导基地,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村内几十家小规模企业全部进入基地发展。
刘英修是泽浩线缆有限公司的经理。企业入驻创业辅导基地10年来,已颇具规模。刘英修说,企业刚入驻时,黄儿营西村给予了10万元无息贷款支持,同时有多项技术服务和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精准服务。
在整合提升电线电缆产业的基础上,2011年,宁小五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了企业服务中心,帮助引导大型电缆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先后培育出中国驰名商标10个、省名牌18个、省著名商标21个。
如今,黄儿营西村共有电线电缆企业150余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85家,超5000万元125家。2020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200亿元,完成税收上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余元,村集体收入5000余万元。
2009年,宁小五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四处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建起黄儿营西村的新民居——福园社区,可入住1500多户4000余人,90%的农户都搬进了干净舒适的住宅楼。
美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2010年以来,黄儿营西村累计投资3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翻修南北大街、拓宽市场街、新建西环路,打水井、硬化大街小巷、安装路灯、高标准美化绿化、整改高低压线路、修建民乐公园等多项工程。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得上。”宁小五认为,还要解决好孤寡老幼的生活难题,才能真正提升全体村民的幸福指数。
于是,他带领班子成员驱车数万公里,联系村里在外经商人员,共筹集资金1800多万元,建成了全县一流的农村小学和幼儿园。2018年,又投资1.2亿元,高标准建设了宁晋县第十中学,目前,在校生包括本村、周边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500余人。
2008年起,黄儿营西村就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村29名生活困难的群众按照每人每月100元到200元的标准发放补助,全村98%的村民加入了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在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进程中,黄儿营西村先后获得中国特色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等50多项荣誉称号。
走进现在的黄儿营西村市场街,宽阔的马路上商户云集,整齐划一的门店颇具规模。“这里如同宁晋版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什么都能买到。”村工作人员宁京周说。
据宁京周介绍,黄儿营市场始建于1997年,宁小五上任后,投资180万元对市场进行了翻建。翻建后的市场有门店456家、摊位4000余个,包括电线电缆及辅料、物流、电器、农产品交易、餐饮住宿、建材家具等8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9.6亿元。
产业兴,百姓富。在加快发展电缆、商贸的同时,2014年,黄儿营西村建起了全县第一家村办集体企业——黄儿营酒业有限公司,现在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600多万元收入。2020年,村里新建的顺心家居建材博览中心开业,入驻国内品牌家具30余家,吸引了周边村镇及新河县和衡水等地消费者前来选购。此外,入驻的10余家物流快递企业的物流中心也已开始运营,每天车流量达上万辆次。
发展不止,创新不断。2019年4月,黄儿营西村以集体土地入股建成农业生态园和新时代教育实践基地,发展红色生态旅游。红色教育大道、村史馆、“状元”湖、百果园等特色景点,融合生态与生产、观赏与休闲、民俗与娱乐等形式,每年可接待省内外观光团上万人次。
“我们计划今后3至5年,着力推进‘三区两基地’建设,即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业集聚区和中小学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宁小五说,黄儿营西村要以多元化的产业促增收,让村民的腰包再鼓一鼓,让村集体的收入再翻一番。
文图: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维勇 通讯员:范素素
视频: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 苑绍培 张晨宇 宁晋台 报道
海报:田龙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