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近日,在邢台市临城县的防疫一线上,有这样父子三人,他们“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虽然在战“疫”场上坚守着不同的岗位,却成为了最亲密的“战友”。这就是刘爱国、刘晓峰、刘晓鹏父子三人。
“不管我们在哪个岗位,只要疫情防控需要,我们都愿意上前线。”这是刘爱国父子三人共同心声。
父亲刘爱国:66岁老兵 站好疫情防控岗
“身为一名老兵,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必须到一线去!” 刘爱国今年66岁,曾是一名优秀的退役军人,退伍后担任民兵连长职务。
临城县东镇镇南孟村人口多,点面广。疫情突发,为早日加入战斗,刘爱国第一时间联系村支书,申请到村口卫生服务站值班,负责为过往人员和车辆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和消毒。在防控点,有时候可能要连续站立十几个小时,这对于年近花甲的刘爱国来说,都是对身体和意志上的强大考验,但这位接受过部队锤炼的老兵不但能坚持下来,还会坚持守夜班。他说,“我的职责就是站好每一班岗,让疫情防控不漏一辆车、一个人。”
在疫情面前,刘爱国不等不靠,与同村“两委”干部,还组织发动老人协会,引导乡贤,走村道、串胡同、“发传单”、喊喇叭、贴标语,挨家挨户发动村民集体参与防控疫情,把一个拥有420户1700多人的村庄,防控工作做得严严实实。
大儿子刘晓峰:主动请缨 深入抗疫一线
刘爱国大儿子刘晓峰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刘爱国的感召下,刘晓峰主动请缨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经有关部门批准,刘晓峰如愿走上抗疫战斗一线。
“来给你们测测体温,今天有不舒服吗?”“家里有没有人从外地回来了?回来的话一定要上报。”……在刘晓峰投入执勤的当天,得知有3名人员从石家庄返乡的消息后,他主动申请跟医务人员前去排查。此后,每日一早,刘晓峰都要和医务人员戴好口罩、手套,拎着医药箱,敲开6户人家的大门,逐个测量体温,询问每日身体状况,详细宣传居家防疫有关知识等。
刘晓峰每天不厌其烦地走访、询问、排查、登记,熟悉的街道走了一遍又一遍,相同的对话重复了一次又一次。连续十多天,刘晓峰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二儿子刘晓鹏:不分昼夜 深入排查疫情
刘爱国的二儿子刘晓鹏从部队退役后,成为临城县镇政府的一名普通科员,平时工作一直是敢担当任劳任怨。疫情来临,他经受了更加严格的考验,没有休过一天假,每天都起早摸黑走在防疫一线。在镇里,到村里检查过往车辆,挨家挨户开展防疫宣传,做好人员登记。别看刘晓鹏年轻,工作起来一丝不苟,绝不放过一点隐患,不漏查一户人员。
有一次接到紧急的排查任务,刘晓鹏跟着相关人员一直忙到凌晨四点多,刚回到村口,便看到父亲刘爱国仍然坚守在防控点。这难得的一次碰面,让刘晓鹏感触颇深,“我父亲那么大岁数,还在坚守,我一个年轻人,更要坚持下去。”
在防疫一线,父子三人并肩作战,面对困难,相互鼓励加油,彼此支持鼓劲。 “我很自豪,能和两个儿子一起在抗疫一线参战。” 刘爱国说,由于三人都在防疫第一线,最辛苦的就是自家女眷,不过,他们全家人都有同一个愿望,那就是“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受父子三人的影响,每天都有不少人想要和他们一样,要到战疫一线去。” 该县人武部部长卢强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父子三人,在不同岗位,面对疫情,毅然参“战”,他们用一片热血赤子心,举“小家”之力,守护着大家庭的安康,成为这场战“疫”中最美的“逆行者”。
记者:刘晓英
通讯员:刘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