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是最好的引导;楷模,是最有力的说服。
疫情防控期间,市文明办充分发挥各级“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动员他们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卡点执勤、救助救护、物资保障等志愿服务。自1月9日以来,全市累计动员各级“身边好人”17684人次,直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或为基层一线捐赠口罩、食品等急需物资。
市文明办相继组织开展各级“身边好人”典型事迹宣传征集展示活动及抗疫类身边好人评选,利用各级媒体展示“好人”抗疫故事,凝聚起更加广泛的力量,共同构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隔离点执勤,让隔离人员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疫情期间,到隔离点执勤,近距离接触隔离人员,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全市“身边好人”积极主动请缨到隔离点执勤。这是一个苦差事,24小时在岗,防止有人随意进出隔离点,还要尽量满足每个隔离人员的诉求。“中国好人”任永利就是奋战在隔离点的一员。
“哪里有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我急需注射!”1月12日,一名在市开发区火炬办锦江都城隔离点的隔离人员通过微信群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任永利在隔离点服务
得知消息后,任永利立刻联系附近药店,然而未果。为解决隔离人员急需问题,任永利号召朋友圈亲朋好友一起寻找。消息发出后,“矿务局医院有”“我家有,可以免费提供”“我知道某某药店可能有”……一系列有关药品的信息发到了任永利的手机上。仅用1个多小时,任永利便将药品及时送至隔离人员手中,解了燃眉之急。
像这样的事情,在火炬办隔离点每天都在发生。任永利是火炬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平时热心公益事业,2016年荣登“中国好人榜”。累计300余人次的一日三餐,任永利会协助医护人员亲手交给隔离者;为缓解隔离人员心理压力,任永利组建起“火炬办锦江都城隔离点”微信群,在群内进行隔离政策讲解、问题反馈、群众心理疏导等工作。
“我要尽己所能,为隔离人员提供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任永利说。
卡口坚守,不能让病毒从身边溜走
疫情发生正值极寒天气,在户外站一会儿,浑身就被冻透了。然而,甘于奉献的“身边好人”们不畏严寒,在小区(村居)门口、高速口日夜执勤,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文聚彬给河郭乡西郑庄村捐赠物品
1月6日晚9点,接到区卫健局疫情通知后,文聚彬主动请缨,来到南和区出城口卡点执勤,负责体温检测、登记、核查等工作。文聚彬本人患有高血压,兜里常备降压药,但他不畏严寒、坚守一线,一站就是8个多小时。他说:“不能漏下一个可疑人员,不能让病毒从身边溜走。”
文聚彬是南和区人,2018年荣登“中国好人榜”。他经营着一家烧伤医院,去年新增了长期护理服务,目前收治40多位失能老人。1月6日以来,为防止疫情扩散,文聚彬号召全体医护人员吃住在医院,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并每天登记、消毒、测温。由于隔离期间不能与家人见面,为安抚失能老人情绪,文聚彬及时组织老人和家属进行视频沟通。为保证老人生活质量,文聚彬要求食堂每天做不同的饭菜以增加老人食欲。“老人在这儿生活挺好,你们放心吧!”这两天,文聚彬每天要重复无数遍这样的话。
应急服务,让群众居家无忧
凛冽寒风里,“身边好人”们骑着车子为小区业主购买蔬菜、药品等居家物品;谁家水管坏了,暖气停了,总会看到“好人”忙前跑后的身影……
“水不漏了,真是太感谢你了!”面对小区业主的感谢,郑智来不及擦去满身的水珠匆忙赶去下一户求助的居民家。
1月11日晚,平乡县寻召乡“平乡好人”闫冰倩 闫若涵帮助登记核酸检测人员信息
今年23岁的郑智是一名“平乡好人”。疫情发生以来,郑智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加入到此次疫情防控“平乡好人”志愿者队伍。除了完成所在小区站岗执勤、打扫消杀、帮买帮办任务,郑智还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1月12日,接到协助县里为盛世名城小区居民实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郑智一大早就来到了小区检测地点。维持秩序、录入信息,郑智从早上8点一直忙活到凌晨2点,保证6000多居民的信息录入工作顺利完成。每当面对社区干部、小区居民对他的夸奖,郑智总是说:“身为一名‘平乡好人’志愿者,一位刚刚转正的党员,在疫情防控中为大家多做点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身边好人是“善行的使者”“美德的化身”,他们在自己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体“小我”化入群体“大我”,用实际行动弘扬践行了中国精神。
记者:闫丽静 邢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