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带动 聚势赋能
本报记者 王芳
永明地质树立任泽机械制造产业新标杆、明达线缆引领宁晋电线电缆产业创新发展、宇腾羊绒助推清河羊绒产业提质升级……目前,我市累计培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77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三。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以创新为引领、共享为路径、生态为支撑,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构建“领跑者”企业引领带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场景。1至9月,全市44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4766.8亿元,同比增长8.12%。
创新驱动,积蓄发展新动能
近日,在河北永明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顶驱组装车间的试验平台上,电动直驱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调试工作正有序开展。“我们自主研发的这款产品,填补了国内钻井深度大于5000米的技术领域空白。”企业机械研究所主任陈占荣介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等有色金属勘探领域。
从初创时仅有3人的小作坊,到如今成为任泽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的“领跑者”,永明地质的成长秘诀离不开持续创新。“我们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引育科创人才,并牵头创建市级研发平台,拥有80余项知识产权。”陈占荣说。
科技创新是“领跑者”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近年来,我市通过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优化科技服务等举措,建立健全科技型“领跑者”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对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创新推出“一企一策”科技问诊机制,助力企业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为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成新质生产力,我市持续强化“科研强援”——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组织行业专家开展工业诊断集群行活动,为“领跑者”企业提供个性化诊断报告和技改方案,助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共享智造,构建协同新格局
在宁晋县的一家预制线缆共享车间里,不同企业定制的多款产品正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有序流转。该车间由宁晋电线电缆(中低压)产业集群的“领跑者”企业——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在这里,中小企业可以使用先进设备量身定制各种型号的半成品线缆,生产效率提高2到3倍。”集团总裁雷文康说。
宁晋县该集群现有企业2000余家,却面临中小企业多、中高端产品少的问题,制约了发展速度。为此,宁晋县通过“领跑者”示范、多方共建等方式推动建设各类共享制造平台,实现降本增效。
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科长刘会芳表示,“领跑者”企业通过“共享智造”释放自身技术优势,既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又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促龙头的良性循环。
聚焦共享式“领跑者”企业培育,我市精心遴选一批具备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在融资、用地、人才等关键要素上给予支持,鼓励其牵头构建设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共享平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在政府引导下,越来越多“领跑者”企业参与到共享中来。清河县河北新华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参与建设大型针织数字共享工厂,推动实现羊绒服饰的协同生产与资源高效配置;任泽区龙泉剑集团牵头打造的龙泉剑厚力五金产业园构建全流程共享生态,辐射带动周边140余家小微企业协同成长;中国·临西“国际轴之城”通过共享集采平台,助力企业原材料成本降低15%至20%……目前,全市27个集群的46家企业建设共享工厂或共享载体,2300余家企业参与共享,利润率提升10%。
精准服务,涵养成长新生态
更优的服务,可激发更强的动能。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强服务机构建设,针对优质企业开展精准服务,确保政策直达企业、企业需求直通部门,实现普惠政策全覆盖。深入开展“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围绕融资上市、产融对接、产需对接等主题,为“领跑者”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制定出台政策文件,完善优质企业“培育库+后备库”梯度培育体系,实现优质企业靶向培育、梯次升级。
金融输血对“领跑者”企业发展尤为重要。我市出台《常态化政银对接优质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局长+行长”入企对接活动,逐企走访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融资需求,匹配授信额度,开辟绿色通道,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宁晋宁缆贷”“平乡童车贷”等个性化金融产品,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
系列务实举措成效渐显,优质企业加速成长。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994家;规上工业企业达1889家,较“十三五”末净增615家。“到2027年底,‘领跑者’企业力争达到100家。”刘会芳说,将加强对“领跑者”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围绕科技创新、“共享智造”发力,厚植发展沃土,培育更多“领跑者”,推动特色产业集群规模、质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