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构建共享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全国酸枣助眠产业基地
加快从“加工集散地”向“价值中心”跨越
本报讯(记者郭雨晗通讯员王泽铭)11月3日,内丘酸枣助眠产业共享中心内一派繁忙景象,来自全国多地的酸枣在这里经过晾晒、去皮、破核等10余道工序,化身为粒大饱满、色泽鲜亮的酸枣仁,陆续发往国内知名药企及海外市场。
内丘县是全国最大的野生酸枣生产基地,酸枣仁销量占全国70%以上,年加工酸枣18万吨,酸枣产业链条年产值达57亿元。为加快实现从“加工集散地”向“价值中心”跨越,近年来,内丘县积极探索以行业协会主导的市场化思维建设运营模式,规划建设占地435亩的酸枣助眠产业共享中心,着力推动产业走共享发展之路,构建起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
“园区的扩大深化整合了产业链条,初加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紧密衔接,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内丘县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杨现勇介绍,目前,共享中心一期已吸引河北日有承、欣融农业、君宜生物等龙头企业入驻,二期正与河北康大食品、隆医良方等10余家企业洽谈,一个百亿级酸枣产业集聚区正加速形成。
围绕酸枣全产业链,内丘县以酸枣助眠产业共享中心为核心,系统构建从育种、种植到加工、研发、销售的共享服务体系。河北量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中草药购销及技术推广服务的企业,原本计划自建洁净车间和深加工生产线,如今通过共享中心已建成运行的GMP认证饮片加工厂,快速实现酸枣粉投产。“共享生产线让我们节省了大量固定资产投资,每公斤加工费仅30元,实现轻资产运营、高效率转化。”企业负责人刘增民说。
在育苗种植环节,子水农业科技公司通过育苗温室、智能大棚、组培实验室等共享设施服务16家企业,让单株苗成本从1.3元降至0.8元;同时该县通过推广共享种植技术,推动企业和基地实现亩产跃升。在加工端,共享智能化产地仓助力30余家企业降本增效,精准调控温湿度、气体成分,保障道地药材品质稳定,存储的酸枣仁每吨售价比市场价高出约6000元。道地中药材(酸枣仁)产地仓整合育种、仓储、加工等多方面资源,打通产销链路,同时该县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共享营销平台,建设共享直播间、共享培训室、共享会议室……
“我们正构建涵盖信息、技术、金融的要素共享体系,为产业链各环节精准赋能。”杨现勇介绍,他们建设了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互通,整合科研院所专家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并创新“枣仁贷”等金融产品,提高小微企业授信额度,有效破解发展瓶颈。
共享模式激活全县酸枣产业的协同效能。目前,鲜食酸枣种植户亩收入最高达4.2万元,30多家中小企业通过共享仓储与加工设施实现降本增效,22款深加工产品陆续落地。“我们将持续挖掘‘内丘邢枣仁’品牌价值,强化产品研发和宣传推广,推动全县酸枣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全力打造全国酸枣助眠产业基地。”内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永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