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机械化 颗粒尽归仓
本报记者周林
10月2日,在宁晋县,丰收的场景已全面铺开。在宁晋县宁北街道北楼下村田间地头,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将沉甸甸的玉米棒“吞入腹中”,剥皮、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次性完成,金黄的玉米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一派繁忙景象。“我们今年种了近4000亩玉米,从9月29日开始收割,大概三四天后收完。”宁晋县兆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阴京彬说。
“现在使用的设备是玉米双收机,可以给玉米脱皮,并粉碎秸秆。”阴京彬介绍,根据玉米品种不同,他们还会使用一种联合收割机,可以在田间直接进行脱粒儿,效率高,籽粒破碎率低。从2013年开始,合作社不断提升机械化服务水平,花费400余万元持续更新农机装备。
与此同时,在任泽区永福庄乡,会群农机合作社种植的近2000亩玉米正在加紧收割。“又是一年丰收季,今年收成比去年好。”合作社负责人倪会群告诉记者,有了玉米联合收割机,摘穗、剥皮、秸秆粉碎一气呵成,不到几天就能搞定,粉碎的秸秆还可以当青贮和黄贮进行售卖,实现资源再利用。机械化收割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也让秋收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经济。
为保障“三秋”生产顺利推进,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主力军作用,全面统筹农机调度。秋收秋种期间,全市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12万余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超过1万台。同时,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组建应急作业服务队,提前调度排灌设备、履带式收割机、烘干机等抗灾机具,为应对突发天气状况做好准备,全力守护来之不易的丰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