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高品质独特文旅品牌

2025-10-04 07:20:08 星期六  来源:邢台日报

久久为功建设泉城特色旅游休闲城市之二——我市延伸创意链、丰富新业态、升级深体验

加快打造高品质独特文旅品牌

本报记者籍明泉

不久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一色万象——白瓷艺术展”上,一套瓷器与乐器跨界融合的邢白瓷编钟作品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在一体推进邢窑白瓷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创新性发展下,我市已培育“圣唐白瓷”“邢盈”等一批邢瓷品牌,研发养生壶、养生杯等100余种康养产品和现代文创产品。

“邢窑白瓷是邢台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符号,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市文广旅局副局长赵敬介绍,我市正在打造“邢白瓷”区域公共品牌,研发邢窑国礼级系列产品和具有邢台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持续推动邢白瓷与百泉文化、古城文化、扁鹊中医药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深度融合,全力叫响“瓷都”品牌。

借助承办第九届省旅发大会,我市在“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泉城特色旅游休闲城市主体框架基础上,延伸创意链,丰富新业态,升级深体验,把特色优势打造成高品质文旅品牌,让游客畅游太行泉城、乐享美丽邢台。

城市形象更加亮丽,系列品牌出彩出圈:抗大红色品牌深入人心,骑行太行品牌持续叫响,扁鹊康养品牌家喻户晓,邢州古城品牌声名远播,百泉生态品牌有口皆碑,酒店民宿品牌广受好评,爱在邢台品牌备受青睐。今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396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2%;游客总花费380.4亿元,同比增长15%。

到百泉鸳水公园看大大小小的泉眼如珍珠般散落其间,在华庄泉畔的沁泉茶坞围坐一起品泉水冲泡的香茶,去百年学府邢台学院览邢台古八景之一“柳溪春涨”……如今,在公园、在河岸、在路旁,人们赏泉、听泉,近水、亲水,“泉生活”已经融入日常。

百泉生态、邢州古城、七夕文化、郭守敬文化……这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正凝练成独特文旅品牌。一个个鲜活而立体的品牌DNA逐渐清晰起来。

内丘的一处山居民宿中,记者见到从石家庄市赞皇县来的孙建设夫妇。二人退休后,每年秋天都要来内丘小住一个月,目的是康养旅居。“内丘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我们住在中医康养主题民宿,品一品助眠的酸枣茶饮,吃酸枣仁做的药膳,还常去中医馆调理身体,生活很惬意。”孙建设说。

作为中药材的酸枣仁是内丘的一张产业名片,它与康养产业的融合衍生出丰富的产品,有可食用的茶饮、药膳,有养生类产品酸枣仁膏、香囊等。在民宿中,随处可见含有酸枣仁成分的足浴包等用品。

“康养+产业”的新业态,既提升酸枣仁的附加值和销量,还推动酸枣仁从单一农产品向“产品+服务+文化”的复合型产业转变。

围绕加强IP产业链开发,我市将持续设计推广地域吉祥物,衍生泉、瓷、养等文创商品,加快创建邢台大峡谷——前南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构建一个具有邢台辨识度的IP矩阵。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我太佩服自己了!”山西游客韩睿琦体验完邢台大峡谷新增的飞拉达项目,走下崖壁时双腿还在发抖,脸上的神情却很兴奋。

山景虽奇,但不能止步于“饱览山色”。“以前游客看山观景,只能拍拍照片发个朋友圈,去的景点多了,新奇感慢慢就消失了。而体验式项目,能调动起游客的探索欲,带来更丰富更深层的体验。”邢台大峡谷工作人员霍家昌说。

“从‘看景’到‘入景’,长度假、慢生活、深体验成为旅游新风尚。”赵敬说,我市将适应群众对文旅的期待与需求,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特色文旅,丰富“坐着火车游太行”“空中看太行”“自驾游太行”“骑行游太行”等文旅场景,支持文创工作室、特色餐饮、非遗工坊等小微企业发展,以多元供给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如何利用好文化活动,催生旅游热点,推出有品质、有流量的拳头产品?我市秉持兼具文化审美与情绪价值理念,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创排系列情景剧,擦亮文艺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商朝古都、邢侯遗址等考古工作,推出一批特色主题研学路线,让市民游客收获游览胜景、品味人文的愉悦心情和美好体验。

从自然风光到丰富场景,从独特物产到业态融合,从文化传播到价值共鸣……高品质独特文旅品牌的塑造,正一步步提升邢台文旅的知名度和城市吸引力,让更多人了解邢台、乐游邢台、爱上邢台。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