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文静)10月1日,沙河市河北鑫利玻璃有限公司工人仍在坚守岗位赶制订单,省内首条汽车用优质特种浮法玻璃生产线上玻璃原片从自动传送带缓缓下线。与此同时,科研攻关不止步,研发人员随机从中挑选出几块玻璃原片拿到实验室进行光学性能检测。
该生产线于6月6日点火,8月起进入量产阶段,下线的汽车玻璃原片已小批量装车试用。据悉,光学性能对于汽车玻璃的品质至关重要。在光学性能出色的情况下,高透光率可以保证驾驶者视野清晰,低眩光则可减少视觉干扰、降低驾驶疲劳,让司机驾驶更加安全舒适。
“我们对于提升玻璃光学性能的科研攻关并未止步,研发人员持续动态收集不同批次玻璃光学性能参数,结合大量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玻璃原料配比、关键工艺参数、温度、产品质量管控等,逐步改善玻璃光学性能,力争最终使其达到世界先进水准。”公司负责人丁浩说。
沙河素有“中国玻璃城”之称,鑫利公司在全省率先上马这条汽车用优质特种浮法玻璃生产线,并高规格配置科研智囊团,为生产线集成5G通信、AI视觉检测等12项前沿技术,通过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实现“补短板、填空白”。
当前伴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崛起,一块汽车玻璃,可以是智能显示屏,将车辆导航等信息投射到玻璃正前方;镀膜后可以有效反射热量,防止车内温度过高,减缓车内仪表盘老化;加载芯片后则变身智能网联汽车的“数字电子车牌身份证”……这些“玻璃+”功能的实现同样也源于持续创新。
“在做优玻璃原片光学性能的基础上,后续我们将展开第二轮科研攻关,发力推动汽车玻璃朝智能集成方向发展。”丁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