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瑞凤通讯员王皇)从市工信局获悉,1至8月,全市97家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1.7亿元,同比增长19.6%,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布局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规模扩容与质量提升双向突破。
聚焦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我市深入开展“大走访”服务,建立项目动态管理台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力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早投产、早达效。目前,全市共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32个,总投资达121.2亿元,为产业规模扩张提供了坚实项目支撑。
围绕数字化转型“精准滴灌”,市工信局联合市数字经济联合会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小组团”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量身定制“上云用数”实施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动企业在生产制造、质量检测、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融入数字化技术,实现“智”造升级。
“我们将不断加大扶植和推介力度,助力本土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形成产业聚集,带动产业链的能级跃升。”市工信局副局长董南星表示,他们将持续完善产业链生态,加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制造、基础材料、新型显示等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合作,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加快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进程,助力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能级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