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卸村持续叫响“栾卸您的家,康养之福地”品牌
生态康养谱新景 文旅赋能焕新颜
本报讯(记者王帅薇 通讯员李燕峰)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自行车赛道蜿蜒林间……金秋时节,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的景致格外动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赏景、骑行。
今年以来,围绕“运动+康养”主题,借助省旅发大会东风,栾卸村“两委”调整规划,将资金转向文旅产业,2个月建成新游客服务中心,3个月将原锅炉房改建成栾卸博物馆,4个月盘活闲置房屋建成银杏度假村,5个月建成20公里的高标准自行车赛道。
同时,村里还全面升级基础设施,完善高低压供电,铺设天然气、污水管道,推进河道清淤、道路绿化、村庄亮化美化及智能管理系统、充电桩建设等,购置1000辆自行车供游客免费骑行,有力地提升了服务游客能力。
“干,就要干到最好,干出特色,干出新活力。”栾卸村党总支书记李长庚说,为确保省旅发大会顺利进行,他们铆足了劲儿干,甚至有人崴了脚脖、有人脚心扎进钉子也不休息,一直坚持在工地上,就是要让栾卸以全新面貌亮相。
“这次旅发大会让栾卸银杏风景区的名气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这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李长庚说,以前邢台市区的8路公交并不到村,他们一提议,8路车终点站就延伸到了村口。沙河市还投资提升修建了太行山高速“沙河银杏林”下道口直通景区的道路,不仅方便了游客,而且扩大了景区影响力。
近年来,栾卸村还同步打造银杏文化、卸文化、生活道文化、诗酒文化,让栾卸文化成为景区创新发展的动力,推动栾卸村走上从农业到矿业、制药、教育、生态,再到文化运动康养的六次产业转型路。“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不少在外的青年人想回乡创业,有在上海开民宿的、北京开超市的都表态要回来,还有人计划投资建设无动力儿童乐园。”李长庚笑着说,连留学归来的儿子也带着媳妇回邢发展了。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们改造的康养民宿将正式投用,迎接更多游客到来。”李长庚表示,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文化兴市”战略机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叫响“栾卸您的家,康养之福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