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鸳水旅游度假区:
水韵含诗意 泉城谱新篇
本报记者郭雨晗
秋意正浓,微风轻拂。进入9月,百泉鸳水旅游度假区迎来游览高峰。碧波荡漾的湖面、喷珠吐玉的泉眼、欢声笑语的游人,构成一幅生动迷人的生态画卷。这座以泉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区,已成为展示邢台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和市民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位于百泉鸳水旅游度假区的百泉鸳水公园自开放以来便成为市民游客亲近泉水、享受休闲时光的热门场所。“这边是武家庄泉,那边有听荷泉、瓦罐泉……”在观景平台上,游客张永刚耐心地向孩子介绍。他说,早就听说“环邢皆泉”,今天亲眼所见,很是震撼,要借此机会把邢台泉文化历史讲给孩子听。
山丘西侧,银沙泉正欢腾涌动。澄澈的泉水自石窦喷涌而出,发出清脆悦耳的泠泠声。游客或在湖畔走廊下漫步,或坐在长椅上欣赏秀美风光,热闹非凡。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粼粼波光,几艘游船在湖心缓缓划过,留下道道涟漪,与远处高楼的倒影相映成趣。
狗头泉湖西侧,邢台泉文化体验中心运用数字化手段,成为市民游客了解邢台泉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馆内互动展陈与全息投影生动展示着邢台千年泉文化脉络,立体沙盘上流动的灯带精准勾勒出泉域水系走向,电子屏上用光点标注着主要泉眼位置。“数字化手段的展示清晰明了,沉浸式体验比书本生动多了。”游客郭义婷说。
向南而行,泉池呈心形的鸳鸯泉旁围满了前来观赏的游客。鸳鸯泉由南泉和北泉构成,两泉之间架起的鸳鸯桥恰似月老的红线,把执子之手的浪漫刻进了泉水里。“在网上看到鸳鸯泉的图片,特地来打卡。”游客卢晓睿正和男朋友在亭中拍照。她说,这里的景观设计太美了,尤其是心形泉池,很有创意。
在百泉鸳水旅游度假区内,灵动的泉水不止在公园内。清风徐来,水波氤氲,七里河北岸的华庄泉水经过暗藏的管道从3处龙首石雕出水口喷涌而出,落入池中,为度假区增添了活力。在华庄泉畔的沁泉茶坞,游客们围坐在一起,品着用泉水冲泡的香茗,尽享“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
在华庄泉向北1公里,古香古色的晋祠文化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仿古牌坊尽显庄重,唐叔虞殿古韵悠然,月亮泉汩汩流淌,赵襄子殿雕梁画栋,透过雕花门窗,整个文化广场的盛景尽收眼底。
“赵襄子在晋阳大战后,把赵氏都城迁徙至邢台。我们这里挨着七里河,与赵氏原来承担祭祀功能的晋祠环境有几分相似。于是,他决定在邢台城建一座承担同样祭祀功能的晋祠。”前晋祠社区居民王文祥向游客介绍,邢襄大地、襄都区、襄湖……今天的邢台,仍然处处有赵襄子的历史痕迹。
百泉湖、邢台海洋乐园、盼生泉、明沙泉……百泉鸳水旅游度假区内景点星罗棋布,独特的泉水生态、丰富的文旅体验成为展现邢台魅力的城市名片,让历史悠久的泉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