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林 通讯员侯晓燕
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次上榜,位列第153位。
在晶澳科技宁晋智造基地的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智慧运输车有序穿梭,机械手臂灵活操作,一片片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11%的n型电池片下线。这一效率值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沙戈荒大型光伏基地和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晶澳科技于8月20日举办沙戈荒自清洁新品发布会,推出专为沙戈荒环境打造的自清洁组件“漠蓝”,这也是全球首款针对该类极端环境系统挑战的专项产品。它重新定义了光伏组件的抗风沙标准,也填补了市场空白。据实际测试,沙尘暴后普通组件发电效率下降15%,而“漠蓝”几乎不受影响。其自清洁涂层可提升发电量4.49%,降低机器人清洗成本70%,强风载荷能力超出国家标准60%。
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并推出创新产品,背后是晶澳科技持续强化的科技研发实力。2019年至2024年,晶澳科技研发投入合计达180.52亿元,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企业建立了一支由科学家及国内外知名院校毕业的博士、硕士组成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设有晶硅、电池、组件、储能研发中心,并积极与全球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高投入的科研投入,带来的则是技术的持续领跑。截至今年6月底,企业拥有专利2072项,其中发明专利1109项。
智能制造让晶澳科技在产品质量上不断突破。晶澳科技在智能制造领域构建高度自动化与数字化的生产场景,其电池车间广泛应用机械手臂、自动导引运输车、六轴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了从硅片到电池片全流程的无人化操作与实时监控。通过5G传输技术完成生产数据的采集与整合,并依托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硅片表面异常点的自动识别与预警,大幅提升质检效率和准确性。如今,企业的产品良率已占据行业第一梯队。
绿色生产早已融入晶澳科技的制造基因。企业在闲置屋顶、车棚、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清洁电力自发自用;通过增设节水装置、推进中水回用、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持续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排放。目前,其生产经营中的绿电使用比例已达34%,旗下6个生产基地荣获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低碳实践也获国际认可,晶澳n型产品先后通过法国碳足迹认证和意大利EPD环保声明,成为国际市场认可的绿色标杆。
全球化战略推动晶澳在世界舞台持续发光。目前,晶澳科技在全球建有多个生产基地,海外拥有16个销售公司,构建起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系统,光伏电站开发运营,光伏材料与装备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链。公司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全球化布局不仅带来营收增长,也让邢台品牌闪耀世界舞台。截至2025年上半年,电池组件累计出货量近300GW,连续多年全球名列前茅。
从20年前宁晋县起步时仅有3台单晶炉,到今天成长为电池组件累计出货近300GW的国际化企业,晶澳科技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路,映射出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历程。在这场绿色能源变革中,晶澳科技正以创新为帆、以智造为桨,向着“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景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