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我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本报记者 王露橦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未来一个时期城市工作七方面重点任务,“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是其中之一。
在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方面,我市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
巩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留住自然美景
秋初的达活泉公园,树木葱翠,花草争妍,包镶其中的达活泉湖碧波粼粼,成为水鸟的乐园。游人泛舟湖上,畅享水天一色的生态美景。
近年来,我市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完成玻璃、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七里河综合治理入选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16处泉眼惊艳亮相、争相喷涌,让老百姓看到更多的绿水青山。最新的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市12个国家和省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仍需巩固。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以及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针对推动大气污染防治退‘后二十’所作部署,我们将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开展重点企业总量控制,加快实施邢台钢铁、中钢邢机等重点企业退城搬迁;推进砖瓦窑企业绿色转型退出;以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为重点,帮扶企业全面开展创A,提高A级企业占比,提升企业自身治理能力。”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李艳华说。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21条(个)省级幸福河湖。七里河是我省首批幸福河湖之一,也是省级典型示范河湖、省五星级幸福河湖。”市水务局副局长王平说,年底前,我市将由市河长办牵头,全面落实河长制,系统治理、靶向施策,加强河湖生态治理保护,推动河渠水库面貌持续提升、流域水体水质持续改善,计划新建10条(个)省级幸福河湖,加快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系风景线。
按照计划,有关部门将协同挖掘减排空间和潜力,重点围绕扬尘、散煤、露天焚烧、车辆尾气治理,聚焦泉水保护、超采治理、河湖整治,持续提升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和水平,坚决整治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
推动城市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净化”生活细节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
今年夏天,由邢台新闻传媒中心与市体育局联合开发的“泉城骑行”小程序,推出50余条精品骑行线路和线上全民积分赛,助力我市掀起低碳出行绿色新风。骑行逐渐从“专业运动”变为“大众刚需”,成为备受青睐的时尚健身运动和生活休闲方式,悄然拉高了城市的低碳“指数”。
邢台,正着力把对生活细节的“净化”,融入方方面面。
市发改委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践行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倡议书,倡导大家珍惜“盘中餐”,力行节粮减损;拧紧“水龙头”,倡导节水护水;点亮“节能灯”,推动节电增效;把好“购物关”,践行绿色消费;迈开“低碳步”,优选绿色出行;管好“办公区”,推广绿色办公,把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让绿色低碳、简约适度成为邢台最亮丽的底色和最动人的风尚。
受访专家表示,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服务业,加快城市交通运输与能源体系融合发展,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改造,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
在加快城市交通运输与能源体系融合发展方面,位于信都区的河北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的牵引车、自卸车、环卫车、搅拌车等多款新能源车型,可满足倒短运输、城建工程、市政环卫、城配物流、干线物流等多场景的运输需求,已被应用在城市发展一线。
按照相关工作方案,我市正借力长城汽车品牌、技术、渠道等优势,加快做大龙头企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构建良好产业生态,政企合力打造新能源商用车基地。与此同时,以中心城区为先行区,以“两区”“三中心”(居住区、办公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圆心”的电动汽车2公里充电服务圈也在加速形成。
“从对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到绿色建材,再到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全市已全面实现新建建筑为绿色建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绿色建筑发展中心主任李庆晓说,我市将持续提高建筑绿色低碳水平,加快绿色建筑提标升级,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保障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筑、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全部达到一星级及以上标准。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守护生态系统
“快看!这儿的白骨顶足有上百只!”前不久,七里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十号橡胶坝附近,我市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柴江辉和同伴用相机捕捉到的一幕足以用“震撼”来形容。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介绍,白骨顶是鹤形目秧鸡科骨顶鸡属中型游禽,对水质非常敏感,只有在水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生存,是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物。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放出鲜明信号:建设美丽城市,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今年,我市陆生野生动植物补充调查监测启动,重点针对部分物种活动范围广、栖息地复杂的区域进行加密监测,助力黑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丁香叶忍冬等极小种群及重点保护物种,在邢台得到更好的保护。七里河畔盼生泉周边的树木上多出20个育鸟箱,保护鸟类栖息繁衍。
按照市林长办要求,我市将继续发挥各级林长作用,统筹各方面力量强化保护和执法监管,维护鸟类种群安全、生态安全;发挥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打击、防范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的整体合力,提升野生动植物执法效能;增密、扩展、完善巡护路线,实现网格化管理,持续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湿地资源的日常巡查巡护监管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捕杀、交易、食用、运输鸟类等野生动物和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我市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安全。
人民城市人民建。邢台人在行动,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